据法新社12月11日报道,根据主办方11日公布的数据,尽管在航空运输方面的碳排放量高于预期,但与往届奥运会相比,2024年巴黎奥运会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一半。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通过175个国家数据研究发现,2009至2020年间全球旅游业碳排放每年增加3.5%,这超过全球经济增长率(每年1.5%)的两倍。
12月10日,中国棉花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期间正式对外发布《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皮棉》团体标准(T/COTCHN 004-2024),这是棉花行业首个产品碳足迹标准。该标准旨在促使生产者采用更加科学、环保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资源消耗和排放;同时通过碳足迹评价,展示天然纤维低碳、环保特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近日,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制定的《企业碳信息披露与质量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团体标准在京发布。该标准是我国首部企业碳信息披露标准。据介绍,《规范》内容涵盖碳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实操要求、符合性验证以及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旨在构建从基础规范到质量评价的完整体系,结合现有国内外标准规范和行业实践经验,为企业碳信息披露提供兼具全面性与实操性的披露指南。
12月5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温室气体公报(2023年)》(以下简称《公报》),这是中国气象局连续第13年发布中国的温室气体监测情况。《公报》指出,2023年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观测到的二氧化碳年平均浓度为421.4±0.1ppm,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相比2022年增量为2.3ppm,与全球同期增量相当,但略低于近十年增量的平均值(2.4ppm)。
近年来,全球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上升,国际海事组织设定的减排目标愈发紧迫。在此背景下,中央财经大学数字财经研究中心发布我国首个《乘风破浪:欧盟碳交易体系(EU ETS)与欧盟海运燃料条例(FuelEU Maritime)策略全面剖析》白皮书,为航运业绿色发展提供策略指导。
记者获悉,我国动力电池碳足迹平台于11月22日正式发布。此前,由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联盟起草,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编制的《动力蓄电池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团体标准已于2024年10月发布,并自今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近日,由中铝集团所属郑州研究院牵头,云铝股份、中铝股份、包头铝业、中铝环保等单位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电解铝》发布,将于2025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布的首个碳足迹国家标准。
“应对气候变化”是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ESG)理念诸多关键议题之中,相对更具有紧迫性、必要性以及共识性的全球化议题,而碳排放则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量化数据。本文将聚焦中国A股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现状,分析2019年至2023年间全市场以及各行业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披露率、碳排放量以及碳排放强度,结合上市公司气候相关披露的指引新规,以期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洞察与展望。
近日,在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期间,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目前,以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已成为我国出口新增长点。他认为,在国内,如果各项政策措施力度到位,有望通过光伏发电、储能,助力我国提前5—1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