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编制印发《河北省农村地区清洁取暖降碳产品方法学》(以下简称《方法学》)。《方法学》明确了河北省农村地区实施电代煤或气代煤清洁取暖项目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量的核算流程和方法等。这是全国首个以农村地区清洁取暖项目为示范开发的降碳产品方法学。
为加快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国家标准,已于近期正式发布。该标准填补了国内产品碳足迹核算通用标准的空白,为指导编制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提供依据。
日前,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复函,对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试点工作予以备案。这是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启动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试点工作后的首份试点备案文件,标志着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成为全省首家重点国有企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试点。
日前,由江苏省无锡市发改委、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无锡市工信局、无锡市大数据集团等联合起草的《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 电动自行车 电动摩托车》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这一领域首个产品碳足迹量化团体标准。
8月22日,山东港口青岛港研发打造的港口集装箱碳足迹核算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全国首张集装箱碳足迹核算服务报告单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开出,这也标志着山东港口青岛港成为全国首个可提供碳足迹在线核算服务的港口。
彭博社的一项分析发现,亚马逊、微软和Meta隐瞒了它们实际的碳足迹,通过购买与电力使用挂钩的信用额度,从而不准确地从它们的碳账户中抹去了数百万吨导致地球变暖的排放量。
怎样计量碳排放才准确?答案就藏在“碳足迹”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碳足迹——一个原本仅在环保和科研领域的专业术语逐渐成为公众热议焦点,成为评估个人、企业和国家活动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清单式列出二十二项主要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明确“任务书”和“施工图”。
日前,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降碳数据,超过七成的控排企业配额出现盈余,相比2020年提高了40个百分点。全市配额总盈余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60.62万吨,同比增长36.92%,折合当前市场价卖碳可获得经济收益约8000万元。
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是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过程中实施的两种不同的控制策略。
全国生态日上海主场活动在上海长宁区举行。上海市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启动,涉及综合性区域、产业园区、居民社区、建筑楼宇、企事业单位5大类、共20家单位,包括黄浦区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