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果业 >  正文

四川省威远县采用BOT模式打造“无花果之乡”

来源: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0 时间:2013-10-29 00:00:00

字号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10月29日讯 针对农村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缺信息和政府投资有限的问题,四川省威远县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新机制,大胆采用农业“BOT”融资模式,即“建设—运营—移交”,通过示范带动,着力打造“无花果之乡”。

  2011年向家岭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石坪村按每亩410元的价格与农户签定《生产合作协议》,流转1020亩土地成片发展无花果,利用果树空隙地发展林下经济,种植模式为“无花果+蕃薯”、 “无花果+大头菜”的种植示范园,县财政资金倾斜196.2万元,采取“先建后补”方式,三年内对土地租金和管护资金进行补贴,5年全部挂果后移交农户经营。农户与合作社签定承包协议对园地进行管护。承包费用为每年每亩320元。通过反租倒包,合作社建立了原料基地,农户在自家地上打工赚“双份钱”,解决了无花果挂果前的经营投资风险,调动了业主参与生产管理的积极性,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政策扶持机制创新。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