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重点要闻 >  正文

刘东生: 努力开创防沙治沙新局面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时间:2020-09-27 12:39:58

字号

原标题: 刘东生: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 努力开创防沙治沙新局面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丁亦鑫)24日下午,全国防沙治沙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经验交流现场会召开。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京津工程的实施创造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的生动范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将以保护修复荒漠生态系统为重点,以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强生态保护,实施重点工程,努力开创我国防沙治沙事业发展新局面。


       刘东生表示,2000年,在我国防沙治沙史上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面对风沙逼近北京城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果断决策,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年来,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不懈共同努力,工程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区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在京津风沙源区绘就了一幅气势恢宏的绿色画卷,京津大地展现出一片盎然生机。


       据统计,工程实施20年来,累计完成营造林902.9万公顷,工程固沙5.1万公顷,草地治理97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0.59%增加到18.67%,综合植被盖度由39.8%提高到45.5%。北京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从2000年的16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6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由2000年的177天提高到2019年的240天,沙尘天气的发生次数从工程实施初期的年均13次减少到近年来年均2—3次,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刘东生指出,京津工程实施2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是弥足珍贵的,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国有920个沙化县、172万多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摆在我们面前的防沙治沙任务更艰巨、使命更光荣、挑战更严峻。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刘东生强调,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保护修复荒漠生态系统为重点,以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强生态保护,实施重点工程,努力开创我国防沙治沙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要认真组织编制防沙治沙规划。当前正值“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即将开局的重要时期,要在深入调查、全面总结的基础上,认真组织编制《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在总体布局、目标任务、重点工程以及规划年限等方面,要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双重”规划》)搞好衔接,把《“双重”规划》中不同区域的防沙治沙任务和措施通过《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具体化。在防治任务、防治措施、防治模式等方面,要与地方需求和沙区实际搞好衔接,避免规划脱离实际。在体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方面,要与各相关部门搞好衔接。要开门编规划,多听专家意见,多听基层想法,多听群众诉求,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二要切实完善防沙治沙制度体系。制度是关系防沙治沙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2016年,按照中央深改办的要求,经国务院同意,我局印发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要对照制度方案的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完善各方面制度,特别要抓紧建立健全保护制度、修复制度、投入机制等,同时对现行的考核制度、部门协调机制等要抓紧完善,形成比较完备的防沙治沙制度体系;


       三要继续推进防沙治沙重点工程。要按照规划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建设内容,创新防治模式,狠抓质量管理,保证资金安全,提高工程成效。要切实抓好今年启动实施的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项目建设,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总结经验,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四要着力强化科学防沙治沙。一是科学确定修复方式、二是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三是对一些科学问题组织攻关、四是大力推广实用技术、五是继续推进荒漠化沙化监测;


       五要适度发展沙区特色产业。发展沙区特色产业。以对生态不造成影响为标准,要根据沙区的自然禀赋,采用高新技术,发展多采光、少用水、无污染、高效益的现代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产业,实现增产增收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