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已经列入中国今后10年乃至40年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全国人民的长期努力和艰苦奋斗方可实现。
去年10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中国向世界公布“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中作出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最大减排承诺,庄严的承诺将变成行动的纲领,这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能源发展模式的巨大转变。
在去年12月12日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中国又宣布了具体减排目标:“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最紧迫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伴随着不断加快的全球工业化进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过去200年里,人类向大气层排放了数万亿吨二氧化碳。到2019年底,全球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368亿吨,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上年减少了20亿吨。二氧化碳剧增形成的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温度不断上升,出现了降水量异常、冰川消融、冻土解冻、海平面上升等异常现象,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危机。
由科技部发布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0年度报告》显示,本世纪以来,南极冰盖表面融化显著,融化面积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9%。2005年以来,南极冰架年均崩解面积3411.4平方公里,年均崩解质量为7711亿吨。南极冰架年崩解量于2016年至2017年达到最大,为18326亿吨。数据显示,目前南极与格陵兰冰盖的融化速度是40年前的六倍,而格陵兰岛冰盖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其覆盖范围相当于11个河南省。假如格陵兰冰盖完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7米。科学考察点证实,北极冰盖融化速度也不断加快。研究表明,气候变暖造成的极地冰川融化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20世纪以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未来100至200年内海平面将上升至少1米。作为地球第三级的青藏高原冰川也在急剧消亡之中。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专家研究表明,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中国82%的冰川正加速退缩,目前已经有8,310条冰川消失。
如果气候变暖得不到遏制,海平面上升将使大量沿海城市被淹没,海水倒灌,加剧沿海土地流失和土壤的盐碱化,越来越多的人会失去家园和土地。而青藏高原冰川的加快消融,也正使被誉为“亚洲水塔”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可以说,气候变暖正在深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质量。
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势头,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达成的《巴黎协定》,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给世界做出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截至2016年6月29日,共有178个缔约方签署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这一协定成为全球气候治理格局的法律依据和全球共同追求的“硬指标”目标纲领。
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120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和煤炭消费国,以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呵护地球生态。但是,中国要先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期间只有40年的时间,而发达国家实现这一过程的时间大约为60到70年,中国面临的挑战是非常艰巨的。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2019年,中国煤炭消费占比57.5%,石油消费占比18.9%,天然气消费占比8.1%,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占比接近85%。目前中国由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接近100亿吨。其中煤炭消耗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75%;其次为石油消耗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其占比为14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70%来自工业生产,30%基于消费型排放。
来自国家生态环境部的消息说,2017年至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60.4%下降至57%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13.8%提高至15.8%。要实现中国的既定目标,绝非轻而易举,将意味着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巨大变化和经济发展向更高层次、更高效率转型,更意味着中国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速度和力度的超常规提速。
从庄严承诺到规划行动,从完善“碳中和”顶层设计,到把“碳中和”纳入“十四五”乃至更长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从长远宏观战略到短期实战目标,从扶持政策引领到立法规范制定,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可谓紧锣密鼓,“碳中和”目标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减少碳排放和大气污染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国家自2013年就推出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经过多年努力,强化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打赢蓝天保卫战,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成果卓著,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大幅度下降。截至2019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超额完成我国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可再生能源领域专利数、投资、装机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投资已经连续5年超过1000亿美元。
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新时代的能源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加快推进能源绿色发展,让更多企业走清洁生产和低碳循环发展之路。2016至2019年,全国共有22743家企业开展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涉及钢铁、石化、化工、制药等20余个行业。使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排放大幅减少。全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3.4%,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7.7%。86%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体系,约6.1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2005年以来,我国所实施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相当于累计节能22.1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92万吨、氮氧化物约1130万吨。
中国如何走向“碳中和”?或者说,走向“碳中和”的发展路径有哪些?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认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必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拆掉能源体系中的“围墙”,让各能源品种有机融合,共同担当起降碳减排的重任。在中国能源产业格局中,产生碳排放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4%,而不产生碳排放的水电、风电、核能和光伏等仅占16%。尽快改变目前的能源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也认为,实现“碳中和”需要走多条路径并举的措施,首先是依靠科技进步节能减排,仅钢铁、建材、化工行业等行业如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2亿吨。其次是加快发展低碳和非碳能源,降低高碳能源比重。第三,依靠碳基能源的循环综合利用,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用化学过程转化为新的产品,以实现无碳排放。
中国走向“碳中和”的进程将释放巨大的发展动能和市场红利。毫无疑问,这将为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带来发展机遇。据中国投资协会预测,未来40年里,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需要投放资金在100万亿元至140万亿元之间,每年资金需求约为3万亿元以上,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5%以上。包括可再生资源开发、新能源利用、零碳发电技术、煤转化技术、能效提升、储能技术、氢能开发等领域将成为投资热点。到2050年左右,形成年15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并为中国实现零碳排放贡献累计减排量的80%。
国家科技部也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和《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旨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
国际金融学博士高兴泉则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碳减排方面的提速,必将带来中国与全球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联动, 一项跨越30年至40年,并且影响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变革,其对产业的影响和引起的市场体量剧增是不可想象的,作为企业抓住“碳中和”的发展机遇就意味着抓住了未来腾飞的翅膀!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发布的研究报告说,未来30年,世界各国在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建设上将投入巨大的资金,预计每年需要投入17.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电网转型升级等将是主要投资方向。
中国正加快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以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中国于2011年起在7个省市启动地方碳交易试点工作,2017年12月,又启动全国碳市场建设,2021年1月,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已经陆续发布了24个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报告指南和13项碳排放核算的国家标准,碳市场相关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逐步完善。但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2013年至2019年,碳市场在全国7个试点省市覆盖钢铁、电力等20多个行业,3000家企业,累计配额成交量约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92.8亿元。但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交易量仅占同期全国碳排放量的0.54%。
多年从事碳交易的行业专家汉能碳资产管理(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执行总裁吴宏杰认为,随着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市场体量会越来越大。应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法律和政策,为碳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碳交易市场建设经过了将近10年的探索,在市场数据积累、交易模式、配额分配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该尽快将碳管控从电力行业向碳排放量较大的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行业覆盖,从而形成涵盖更加广泛、更权威、更有效的碳交易市场,在碳市场发展过程中逐步克服碳交易制度体系不够健全、配额分配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
今年全国首批纳入到配额分配方案和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发电企业达到2225家。据专家预计,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或将达到2.5亿吨,为2020年各个试点交易所交易总量的3倍,成交金额将达60亿元。到碳达峰的2030年时,全我国碳交易累计交易额或将超过1000亿元,随着钢铁、化工、电解铝等行业逐步进入市场交易,交易规模将呈几何级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