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渤海千峡湾·生态园。渤海镇人民政府供图
水复山环绿万重,轻烟细雨太朦胧。初夏的瓯江,帆影片片、鹭影翩翩、处处是景。一叶叶舴艋船从清碧的水面掠过,由浅滩划向深潭,从一个埠头驶向另一条码道,只剩船桨划开水面时的细波向岸边荡漾……
浙江省丽水市,是一座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城市。在丽水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一个“水”字。特别是近年来,丽水深入推进治水工作,以黑臭水体治理为支撑,不断推动黑臭河向美丽河湖嬗变。
96个地表水环境功能区中Ⅰ类—Ⅲ类监测断面为100%
丽水之名,源于丽阳溪。
这条溪发源于莲都城区北部的骑龙山麓,自北向南,流经两个街道、10个社区(行政村),贯穿城区,汇入瓯江,水系总长为14.38公里,是莲都区的第二大内河。
“丽水人喜欢称丽阳溪为丽阳坑。它是条山溪河,常年水流丰沛清澈,几千年来,滋养着两岸居民。”在旅居奥地利的华人陈小同的记忆里,丽阳坑是条活着的河流: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丽阳坑远足,大家在溪石上蹦蹦跳跳,玩累了就坐在石头上,把双脚伸进清澈的溪水中乱踢,溅起的水花打在身上凉凉的……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丽阳坑两岸的居民越聚越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河岸的各类污染源使河水逐渐变黑。丽阳坑沦为“踩到水里脚会烂”的黑臭河。
改变始于2013年。那一年,丽水将丽阳坑的治理作为“五水共治”和市区内河整治重点河道,市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河长,以“啃硬骨头”和治顽疾的决心,强力推进“工程治水”“管理治水”“社会治水”。
内河的垃圾清理了、河床疏浚了,沿岸居民区排污口全部截污纳管,沿线学校医院建立临时污水处理设施,上游13个违规取水口被取缔,入河水摘掉“黑臭”的帽子,丽阳坑发生了变化。
“现在水清了、岸绿了、景美了,比以前好了10倍还不止。”在丽阳坑边生活了30多年的施大姐为丽阳坑的点滴改变而高兴。“现在流经小区的河段,不仅河道干净、水质变好,河里还养起了几百条红鲤鱼,岸边修建了花坛,住在这里太幸福了。”
从黑臭河到景观河,和丽阳坑一样实现华美蜕变的河流湖泊在丽水不胜枚举。近年来,丽水96个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9%,Ⅰ类—Ⅲ类断面比例为100%,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排名稳居全省第一。
为千峡湖除污清味,创造亲水空间
水清岸美后,丽水又做起了人水和谐发展的文章,打造出一个个集生态宜居、人文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滨湖小镇。景宁畲族自治县渤海镇便是其中之一。
夜幕降临,渤海镇褪去白天的喧嚣。站在网红“渤海千峡湾·生态园”里眺望千峡湖,美景尽收眼底。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另一番景象。
“几年前,每当大雨过后,湖面上便漂浮着大量的杂草和垃圾,褐色的湖水时不时散发出异味。”渤海镇渤海村村民潘大爷回忆。
为给千峡湖除污清味,渤海镇紧紧围绕“污染在水中、根子在岸上”的思路,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做到雨污全分流、管网全清理、走向全标识、排口全整治、排放全许可,确保对千峡湖有影响的污水应截尽截;全面推行水体保洁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水环境卫生“红黑榜”评比制度,定期开展“全民洁净日”活动,努力实现水岸共治。
“随着一项项治水举措的不断推进,千峡湖的水越来越清,但还没呈现出现在这种人水和谐的美景。”景宁畲族自治县治水办(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
面对这样一个山区湖泊,渤海镇以“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显、管护高效、人水和谐”为目标,开启了千峡湖精雕细琢的“绣美”之路。
通过亲水平台建设、沿湖亮化改造提升等工程,渤海镇建成“人水和谐”的亲水景观长廊,打造“全天候美”的滨湖小镇景观带。其中,在亲水平台建设过程中,充分融入畲族文化、渔文化等元素,让滨湖长廊成为群众休闲、赏水、亲水的平台;在沿湖亮化改造提升工程中,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灯光,使沿湖光影动静有序、色彩丰富,江南小镇与流水韵味相得益彰。
如今,走进渤海镇,可谓处处都是风景。千峡湖畔更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千峡湖的治理是丽水市探索实践人水和谐的典范。”丽水市治水办(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丽水在持续改善水质的基础上,致力于为沿河湖百姓创造更多、更好的亲水空间和体验。
眼下,“生态廊道”“山海水城”“河川公园”……这些各具特色的人水和谐样板在丽水各地不断涌现。
构建水经济创新发展链条,实现业兴民富
“治水”不仅让丽水更美,而且有力助推当地乡村休闲旅游等“亲水”经济的发展,治出一幅业兴民富的小康画卷。
莺飞草长的初夏,丽水云和县石塘镇长汀村成了微信里刷屏的“网红”地。
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水黑、村脏、民穷的落后村。长汀的重生除了得益于石塘镇党委政府“云里看海,山里玩沙”的战略,与当地的治水工作更是密不可分。
“水就是长汀的生命。”长汀村河长老徐说。长汀村位于瓯江之畔。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让长汀人看到“水”的价值,也明白治水之于长汀,是摘掉“脏乱差”帽子的关键之举,不想过穷日子,就不能再破坏这“流金淌银”的水。
觉醒的长汀人为根治村里污水横流的顽疾,建起污水处理系统,对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全部进行收集处理。长汀村成为云和县最早实现“零直排”的村庄之一。
此外,长汀村整合关闭沿岸的“低小散”企业,并在设立固定保洁员的基础上,成立由百余位村民自发组建的“保洁队”, 5人一组,每天轮流负责水面岸边的垃圾清理和环境监督。
随着污水“截”、岸上“清”,长汀村又在河滩上铺上细沙,种起棕榈树,推出别具风情的“阳光沙滩,山里看海”海滩休闲旅游项目,打造出“十里云河”美丽乡村风景线,带动长汀村的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
一间间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沙滩音乐节、排球比赛、大型沙雕游玩等活动接踵而至,不断聚集人气。
如今,长汀村集体经济创收近400万元,带动乡村旅游经济收入达4800万元。村民的人均年收入比2015年翻了近3番,实现“绿富美”的完美逆袭。
近年来,丽水借治水之势,创新“治水+”发展模式,在全市谋划80个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成功创建首个国家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旅游收入连续保持高增长,增幅居全省前列。
“下一步,丽水将坚决打好治水巩固提升持久战,深入构建水经济创新发展链条,进一步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丽水市治水办(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