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湿地 >  正文

一江碧水激活“生态经济” 湖南江湖协同长治久安

来源: 中新网 时间:2021-09-18 14:09:42

字号

走在沿江栈道上,东洞庭湖湿地的华龙码头湖草青青,一望无际的芦苇随风起伏,平时“害羞”的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不时跃出水面……九月的洞庭湖岸芷汀兰,向人们展现着一幅如梦如幻的美丽图画。

岳阳城陵矶新港区,11.9公里长江岸线统一经营管理。 杨华峰 摄

岳阳城陵矶新港区,11.9公里长江岸线统一经营管理。 杨华峰 摄

  “很难想象吧,五年前这里曾是尘土飞扬的砂石码头,因为一个嘱托,现在已变成有名的‘江豚湾’。”作为湖南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的志愿者,谭格对复绿后的华龙码头倍感喜爱:这里既成了江豚的聚集点,留住了“江豚的微笑”,又成为踏春游玩好去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从湖北进入湖南岳阳,分别来到君山华龙码头、洞庭湖及长江流域水情“晴雨表”城陵矶水文站,实地察看非法砂石码头取缔及整治复绿、湿地修复情况,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好一江碧水”的生态发展观。

  牢记殷殷嘱托,湖南通过全面实施长江岸线专项整治、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环境治理和修复行动,牢固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激活“生态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

洞庭湖区大通湖内,越冬候鸟掠过水面。 徐钢 摄

洞庭湖区大通湖内,越冬候鸟掠过水面。 徐钢 摄

  水清岸绿重现鱼鸟翔集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流域重要调蓄湖泊和湿地,被誉为“长江之肾”。然而,由于过去长期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洞庭湖水面萎缩、生态恶化,湿地面临着面积锐减和功能退化的威胁。

  2016年3月,针对洞庭湖常年积累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湖南启动沟渠塘坝清淤增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等五大专项行动,2017年底又出台《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湖区25个区县市集中治理十个领域的污染,一场场专项整治“攻坚战”接连展开。

  “三年来,洞庭湖的1139个问题全部得到了整改。”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童铮表示,通过清理欧美黑杨、拆除矮围围网、天然水域退养、湿地生态修复及渔民上岸等一系列措施,完成东洞庭湖湿地修复66.88万亩,累计拆除矮围网围472处,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2%以上,总体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不仅如此,湖南还推进长江岸线生态廊道建设,退出长江岸线7.24公里,复绿1.3万亩,建成3处50米宽示范防护林带10公里,非法采砂已基本杜绝,“三无船只”不见踪影,长江岸线成为一道“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靓丽风景线。

  与之相应,洞庭湖湿地满眼绿色,湖泊、河道、滩涂、草甸里260余种植物蓬勃生长,繁盛的植物构成湿地生态起点。2020年,洞庭湖水质由2015年的V类好转为Ⅳ类,除总磷外其他考评指标均达到Ⅲ类,同时越冬水鸟超过28.8万只,创下10年之最,江豚稳定栖息种群达130头左右,麋鹿种群数量也发展到220头。

  “白鹭翱翔、麋鹿嬉戏、江豚腾跃的美丽画面又重现洞庭湖。”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副处长彭晓成表示,围绕“改善水质、修复生态、人水和谐”的目标不断巩固、拓展和提升,洞庭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呈现草多、鱼多、鸟多、水好的“三多一好”喜人态势。

“鱼米之乡”洞庭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展开。 徐钢 摄

“鱼米之乡”洞庭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展开。 徐钢 摄

  鱼米之乡激活“生态经济”

  洞庭湖是芦苇的王国,铺天盖地的芦苇,构成了洞庭湖的底色。而芦苇问题,一直是洞庭湖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的一件大事。

  芦苇可以净化水质、吸附重金属、抑制藻类,是维持湖区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一环,是鱼类和鸟类理想的栖息地,麋鹿天然的隐蔽场所。上世纪70年代,芦苇被发现可以用作生产工业用纸,被大面积栽种。

  芦苇主要用作造纸原料,吸引大量造纸企业进入,高峰时周边大大小小的芦苇造纸企业有234家。然而随着治污力度加大和造纸业持续低迷,大量造纸厂被关停,无人收割的芦苇倒伏水中,腐烂后污染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如何处理这一道棘手的难题?湖南沅江利用湖区民众自采自食芦苇嫩芽的传统,推动“生态经济”让芦苇产业破旧立新,成为“洞庭虫草”芦笋和“洞庭湖鲜”芦菇远销海内外,目标直指百亿产业。同样在洞庭湖周边,利用芦苇生产的高强度人造板材,正走向全球最大的家具产业集群地。

  “湖区闲置的芦苇,现在成了芦笋、芦菇、板材三种富民的‘金山银山’。”岳阳市君山区芦苇总场党委书记郑明军说,俗称“芦笋”的芦苇嫩芽、利用闲置芦苇作为基质培育食用菌探索出的芦菇,都是难得的美味;芦苇人造板材及正在探索的生物质燃料,是产业转型升级攻关的重要课题。

  芦苇产业实现向绿色生态蜕变仅是洞庭湖激活“生态经济”的一个缩影。因治理水环境而引进的水草种植、稻虾稻蟹共生的全新生态养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升级、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洞庭湖在绿色生态中,再一次掘出农业的“金矿”。

  推动长江岸线迈向绿色高效利用,城陵矶新港区对核心范围内11.9公里长江岸线统一经营管理,不仅给长江岸线节省了750米空间,装卸效率也成倍提升,集装箱吞吐量常年保持50万标箱以上,临港产业开放发展初具规模。

  洞庭湖生态环境不断好转,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赏湖观鸟,全面拉动环洞庭湖周边全域旅游发展。益阳大通湖“80后”的刘月华夫妇2019年回到老家,将临湖的老房子改造一新办起民宿,枕着波涛入眠、听着鸟叫声醒来,今年经营利润能突破70万元。

  堤外江水碧绿环绕、绿草如茵,堤内红砖绿瓦、炊烟缭绕,彰显大江大湖之美,独特的旅游景观呈现眼前。鱼米之乡洞庭湖激活“生态经济”,民众感受到自然与人文之美的统一融合。

南县稻虾共生综合种养模式成富民的“金山银山”。 余杰 摄

南县稻虾共生综合种养模式成富民的“金山银山”。 余杰 摄

  系统联治永保碧水久安

  洞庭湖是过水性湖泊,纳四水(湘、资、沅、澧四大河流)吞长江,治理不可限于一湖之水。在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刘群看来,湖南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下的是一盘系统性、整体性的“大棋”。

  从一开始,湖南就将湘江流域和洞庭湖试点区上游下游、左岸右岸、地上地下、水上水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将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治理、区域综治作为全链条进行技术设计和工程布局,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内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巩固湘江流域和洞庭湖治理成效。

  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主线,以“一江一湖四水”为主战场,以“夏季攻势”为主抓手,湖南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还清生态环境历史欠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与此同时,通过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功能修复、农村污水治理、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探索,湖南省形成一整套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技术和制度成果,构建了“湖南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模式”。

  目前,湘江流域干流和主要支流157个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99.36%,洞庭湖11个考核断面除总磷外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在全国,湖南率先完成1001处千吨万人、591处乡镇级千人以上和2121处其它千人以上水源保护区划定,全省14个市州签订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基本形成涵盖“一湖四水”的全省流域生态补偿体系。

  推动洞庭湖治理长治久安,湖南在依法治湖上下“猛药”。《湖南省洞庭湖保护条例》自9月1日起正式实施,江湖协同河湖共治,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山体水体保护条例等立法出台,形成一张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治“保护网”。

  “湖南省用系统的思想指导生态保护、生态修复这项宏大的工程,实现了整个流域的健康。”刘群表示,持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湖南紧紧依靠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现代化新湖南。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