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祖庭 川西宝地——鹤鸣山的文旅之“道”
位于成都市郊大邑县鹤鸣乡的岷山深谷中,藏有一处古老的文化名山,拥有着深厚的道教文化历史渊源,在经历时代的变迁中却少为现代人所熟知,因此而赋予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故而得名鹤鸣山。鹤鸣山与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密不可分,是举世公认的中国道教发源地、世界道教的朝圣地,被称为“道国仙都”、“道教祖庭”。
宗教和旅游一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宗教文化既蕴含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已开发的宗教旅游景区总量较多,开发水平良莠不齐,而作为中国道教文化起源地的鹤鸣山,在文旅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是如何进行“道”文化的诠释与展现的呢?
一、风景区概况
1、地理区位
鹤鸣山地理区位非常优越,地处川西旅游环线门户枢纽,北依青城山,南邻峨眉山,西接雾中山,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仅约70公里。
项目区位图
2、景区规模
鹤鸣山旅游景区发展的总体规模达22.65平方公里,道观现占地65亩。
项目现状图
3、发展历程
◆ 鹤鸣山最早的建筑上清宫,即天师祖庭,为汉安征士张道陵所建。
◆ 民国时,已拥有上清、天师、紫阳、迎仙、文昌等上百间殿宇,文化大革命时期遭严重破坏。
◆ 鹤鸣山道观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由当地政府拨款和海内外信众捐助修复了紫阳、斗姥二殿,新建了迎仙阁、延祥观、三圣宫、天师殿等。
◆ 曾任青城山当家、中国道协副会长的付元天,于1987年端午节在鹤鸣山迎仙阁竖“汉天师道发源地”一碑。前三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付元天、任法融均认同鹤鸣山是道教发源地。
◆ 1987年被批准为道教开放点,并 “中国道教文化节”也在鹤鸣山设立了会场。
◆ 中国道教协会于2006年8月15日、2008年4月14日在鹤鸣山举行了道教界人士大聚会,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张道陵第六十五代孙张继禹等一大批国内外道教界人士,均一致到这里寻根问祖。
4、道家文化
张道陵、张三丰、周义山等道教先祖修炼之山,举世公认的中国道教发源地、世界道教的朝圣地,道家建筑、根祖文化、堪舆文化较为典型,且文化遗存丰富。
鹤鸣山道教文化活动示意图
(1)道家根祖文化
据有关史书记载,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26~144在位)时,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张道陵)于大邑县境鹤鸣山倡导正一盟威之道(俗称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奉老子李耳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这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创立。
天师张道陵、祖师张三丰最先修道之地。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公元34—156年)自称太上道君(即老子)降临人世,授他“天师”称号,并自创立了五斗米道。传说他当时学道的地方就是鹤鸣山,那里还有待鹤轩、听鹤亭等建筑。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献王召见,三丰与语不合,遂辞,入鹤鸣山。他慕其祖先道陵得道之所居,在鹤鸣山曾三往三返。明永乐初年,成祖遣尚书胡滢于名山遍访三丰,不见。胡至鹤鸣山,题咏《访张三丰》。永乐十五年(1417),成祖复遣江西龙虎山道士吴伯理手捧御书专程来鹤鸣山迎接,途经4月始至,不见三丰。伯理新建住所,长期等待,设坛诵经,希望会到三丰。
(2)道家堪舆文化
道法自然的风水宝地,鹤鸣山依傍于主山,被左右群山环抱,左有妙高峰,右有留仙峰,二峰左右各展开十余里,形成“护山”,山前隔水的近山因其形似“案几”而被称为“案山”。案山前的远山重重叠叠,好似远来朝圣,被称为“朝山”。
迎仙阁山头是鹤鸣山的案山。在五六里之外,灌口上街的几座小山及又在数里之外的马台山及附近的小山包形成朝山系列。主峰下,泉水环流,终年不息,斜江的两条支流环山东、南、西三面,在迎仙阁(案山)前交汇,形成斜江正流。三面环水、两溪合流正应着堪舆学上“山环水抱,冲阴和阳”的大吉意象。
(3)道教诗歌文化
唐代唐求、五代杜光庭、宋代文与可、陆游、明代杨升奄及清代诸名流均有题咏于鹤鸣山;北宋文学家、画家、摄大邑令文同曾游上清宫,有《题鹤鸣化上清宫》、《大邑县鹤鸣观所谓张天师鹤鸣化也,其东北绝顶有上清宫》的题咏。
(4)道教宫观建筑
道教丰富的建筑遗迹,为名山平添了奇幻的色彩和迷人的魅力,正所谓名山借宫观增色,宫观借名山增辉。鹤鸣山最早的建筑上清宫,即天师祖庭,为汉安征士张陵所建。后经扩建增饰,到民国时期,已拥有上清、天师、紫阳、迎仙、文昌等上百间殿宇,文化大革命中则被严重破坏。紫阳、斗姥二殿,新建了迎仙阁、延祥观、三圣公、天师殿等。
道观建筑图
(5)道教仪式
道教注重符篆斋醒,降妖驱鬼、祈福攘灾之术。天师通过画符捉鬼为民治病,且时有灵验之说。长期以来天师道的符、篆、斋、醛中存在的部分合理性己经成为一个未解之迷,增加了鹤鸣山道教文化旅游产品的神秘性,它正吸引着道学研究者和广大信徒、游客前往鹤鸣山作实地科研考察或道教文化旅游。
(6)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是道教在斋蘸活动时使用的音乐,又称“法事音乐”或“道场音乐”。道教音乐不但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和较高的艺术水平,还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群众基础,而且它的产生、发展和我国的民族音乐有密切的关系。如著名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原为张天师梵文乐谱。它包含有独唱、吟唱、齐唱、鼓乐、吹打乐和器乐合奏等多种音乐形式。在斋醮法事中,这些形式不断更换,灵活地组合,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召神遣将的声势磅礴的场面;镇压邪魔剑拔弩张的威风;盼望风调雨顺、求福祈愿的心情;清静无为的仙界缥缈的意境。
(7)道教神话
鹤鸣山流传着众多关于天师降魔救人的神话故事
鹤鸣山道教文化活动示意图
二、市场综合情况
1、运营状况
(1)游客量:2017年,鹤鸣山道源圣城共接待国内游客94.7万人次,旅游收入19440.4万元,同比增长22%和43%;2019年接待游客量为103.9万人次,旅游收入27141.8万元。
(2)景区门票:鹤鸣山观光门票免费,道源圣城80元/人,温泉150元/人。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988-1999年中当地政府拨款上百万,再加上海内外信众捐款,鹤鸣山风景区进行了首期开发、整理、修复并兴建了一批景点,使鹤鸣山有了几十处可供游客游览、礼朝、吃住、娱乐的初具规模的旅游场所。
2002年,道观新建了一批档次较高的接待楼,大大的提高了鹤鸣山旅游接待能力。
2004 年,《道教发源地鹤鸣山恢复建设规划方案》编制完成,规划提出了鹤鸣山旅游开发的初步构想:“依托鹤鸣山深厚的道教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底蕴、绝佳的生态环境和山水灵气,突出天下福地、养生医学之源的资源特色,以天师道理念的‘道’为出发点,以反映道教科学、道教修行、道教仪式、道教建筑、道教音乐、道教饮食等道教文化的道观群、养生苑为面,以鹤鸣山道教名山的宫观胜地和历史遗迹为线,形成点、线、面相互结合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游览区。”
2005年,大邑县按照整体设计、错位开发、展示与体验相结合、文化与产业同发展的思路,引进成都恩威投资有限公司,投入12亿,重建规划分三期把鹤鸣山打造成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养生旅游福地于一体的“道源圣城”。
2008年5月道源圣城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山门,游客和信众接待中心、玉琮广场、太极广场、鹤鸣桥、百艺大街、道膳堂以及包括灵祖殿、文昌殿、三官殿、祖天师殿、老君殿等20余座建筑的祖庭宫观区等。
2010年 ,一期配套项目道源圣城温泉国际大酒店开业营业至今。
从旅游经营情况来看,虽占据了”大成都” 旅游休闲市场,但核心景区道教文化产品开发初级,体验感弱,周边配套以温泉度假、生态地产开发为主,旅游消费收入较低,景区综合化运营水平较低。
2、市场客源
在旅游客源市场层面,鹤鸣山客源主要集中于大成都都市圈,以都市周末休闲度假居多,项目周边及成都约占九成,省外游客稀少。
鹤鸣山百度指数地域分布图
3、产品情况
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资源转化情况,鹤鸣山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山水文化和攀岩探险旅游资源的开发,文化体验产品以主题度假地产物业为主,产品开发水平较低。
现有开发供给产品类型过于单一,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尚未形成,核心产品的特色需提升。核心产品开发有“溯道教之源”朝圣之旅,以道教传统祭祀活动为主融合了独具四川特色的民间艺术的道教文化节颇具特色。天柱、妙高、留仙三峰揽胜探幽成为鹤鸣山的旅游“三绝”产品。道源圣城温泉酒店道家养生度假产品。
鹤鸣山核心产品构成示意图
4、市场反馈
多数游客对妙高、览胜诸峰、东西双涧优美的自然风光、道教文化节 等有极其浓厚的兴趣。
游客多以个人游的形式出现,团队游客很少涉足。
游客对鹤鸣山所推出的“道教朝圣游”兴趣不大,对道教文化节的兴趣也集中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节目,尤其是地方特色浓郁的节目上。
道源圣城道教建筑区观光的游客数量较少,约70%的游客对道教文化旅游收获甚微,他们只觉得道教圣源建筑古典,50%的客人申明纯粹只是拜神祈求平安对道教文化不感兴趣,只有少数人能领略张天师“山中宰相”的历史地位。
5、产品启示
现有道教文化旅游产品难以让游客在理性上感悟人生,以及深度感受文化产品的精神需求,难以在现实中释放紧张情绪。需要景区旅游资源开发者对鹤鸣山道教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以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
6、项目投资动态
与蓝城联手,引入小镇开发资源,打造道源养生小镇西南康养标杆项目。
2021年,1月27日,恩威集团与蓝城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在成都大邑县鹤鸣山景区打造道文化康养旅居小镇——道源养生小镇。
道源养生小镇
项目定位: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下,川西天赐康养宝地。
项目定位:打造集道教朝圣、文化旅游、主题娱乐、养生康疗、休闲度假、高端体育运动、高端养生地产等为一体的西南康养新标杆项目。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恩威与蓝城的强强联手,势必将引发大邑乃至西南文旅地产的版图革新,顶级小镇IP+顶级文化IP+顶级自然IP+顶级健康IP,中国西南即将迎来一座 “飘落在千年鹤鸣山下的人间天堂”。
道源养生小镇规划示意图
笔者观点
1点经验可借鉴——
文化品牌建设方面:景区利用自身道家祖庭的文化底蕴,打造具有道教文化影响力的系列文化活动,推出道教朝圣游等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定期举办“天师会”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鹤鸣山文化品牌的建设。
4点不足可改善——
✦ 文化核心吸引力方面:缺乏核心特色吸引物打造,旅游影响力较弱,经济效益较低,资源优势并未能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尚未形成特色文化产品,对鹤鸣山的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挖掘、提炼、利用不够,道教文化特色不特,创意新颖,竞争力强的王牌旅游产品缺失。
✦ 配套产品开发方面:鹤鸣山其他峰和周边虽然渐成旅游目的地,但农家休闲低端旅游产品档次低而且竞争激烈,没有超过成都市及周边区县的价格优势和区位优势。度假产品主题性不强,游客体验感较差。
✦ 旅游商品开发方面:鹤鸣山道教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尚处初级阶段,旅游商品数量少,文化含量低,市场销售不大,鹤鸣山目前尚未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旅游商品。
✦ 基础服务方面:存在旅游从业人员道教文化修养偏低、道教文化底蕴的文化氛围不足和观光游览设施缺乏等问题。
————————
参考来源:
【1】何晓芳.浅议鹤鸣山道教文化旅游与开发.毕业论文(设计)
【2】澎湃网.成都大邑县鹤鸣山景区打造文化康养旅居小镇
分析研究:姚升平
分析指导:傅梦麟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本案例中所提及数据如有误,请以景区及相关部门发布数据为准。如需转载本文,请微信联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