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办奥,是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坚定承诺。言必信、行必果。冬奥建设把绿色办奥理念落实到筹办工作全过程,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
绘就绿水青山画卷
位于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依山而建,赛道蜿蜒盘旋,似龙游山间,冬奥村则散落山林之间,不破山形,不夺山景,完美融入周围景致,相得益彰。
“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北京市延庆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时这样强调。
冬奥建设者以绿色信念为笔,将山河作布,绘就了一幅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绿水青山动人画卷。
天更蓝了。在绿色办奥理念引领下,北京、张家口乃至全国打响“蓝天保卫战”。北京实现6项空气质量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里程碑式突破。2020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创下2013年该数据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新低。
山更绿了。北京市延庆区区长于波在此前的发布会上介绍,延庆赛区高标准完成赛区生态修复,原生树木原地安家,亚高山草甸完美回归,野生动物通道有效建立,赛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张家口市大范围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工程,打造绿色生态走廊,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有效防治风沙侵袭,优化区域生态环境。2016年至2021年,张家口市崇礼区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129.13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1.53%,奥运核心区森林覆盖率达81.02%。
水更清了。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将水环境保护融入场馆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各个环节,全面提升水污染控制水平,保障赛区周边流域水体水质。张家口赛区在古杨树场馆群建设了25万立方米雨水收集池,经硅砂蜂巢雨水自净化系统处理后用于冬季造雪、夏季绿化灌溉、景观河道、浇洒道路、冲洗厕所等。
打造综合利用场馆
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任务重、要求高,是筹办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充分考虑赛事需求和赛后利用,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设施,注重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注重实用、保护生态,坚持节约原则,不搞铺张奢华,不搞重复建设。
北京冬奥会积极探索奥运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方案,最大程度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遗产及其他现有场馆和设施,13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有11个为2008年奥运会“遗产”。所有新建场馆也都采用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和运行。
老场馆有新任务,现有场馆、设施得到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会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项目的比赛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冰壶场地,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水冰转换”的场馆;2012年开业的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在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通过对部分原有雪道进行改造,完成U形场地技巧、平行大回转、坡面障碍技巧等六条赛道的建设;2008年首钢整体搬迁后废弃的工业园区,如今建起了冬奥会滑雪大跳台,冬奥组委总部办公场所也由首钢园区的原工业设施改造而成。
新场馆有新要求,本着“建筑节能、建筑节地、建筑节水、建筑节材,保护环境”的要求,冬奥所有新建场馆均取得三星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作为我国首座跳台滑雪场地,场馆建设中100%采用承插式、盘扣式支撑体系搭建脚手架,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方式节约用钢量约50%;国家速滑馆优化设计方案,减少玻璃幕墙面积4800平方米,减少3200吨钢材的使用,用钢量仅约为传统钢屋面的四分之一。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接受采访时表示,面对场馆的赛后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北京冬奥会在规划设计时就充分考虑赛后利用问题,为新建场馆全部制定了赛后利用计划,并且统筹规划、同步设计,有效降低成本。据介绍,场馆赛后将积极申办、举办高水平赛事,根据场馆特色与所处地域环境坚持四季运营并向社会公众开放,努力实现场馆和地区的联动发展。
科技助力低碳目标
随着赛事的陆续展开,运动员、制冰师等对国家速滑馆等场馆冰面交口称赞。这要归功于首次应用在冬奥会比赛场馆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
曾参与该项技术应用推广的北大工学院教授张信荣告诉记者,该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冰面温度恒定,让冰面质量更优。该技术的优势不止于此,二氧化碳制冷剂是目前最为兼顾安全和环保的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技术是将液态的二氧化碳蒸发、吸热然后完成制冷和制冰的过程,在排热过程中可以把热量重新利用,用以制备热水、供暖、除湿、融冰等其他能量需求。”张信荣说,该技术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还减少了场内其他环节的能源消耗。据介绍,本届冬奥会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以及五棵松冰上运行中心4个冰上场馆选用二氧化碳制冷剂,与传统制冷方式相比,可实现节能20%以上。
低碳目标不仅有制冰新技术的助力,还有绿色能源的保驾护航。张北的风吹动发电机组的“大风车”,风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点亮了各个赛区的场馆、设施。依托张家口市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通过搭建绿电交易平台,采用市场化直购绿电方式,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及相关设施全部实现绿电供应,赛时全部场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
冬奥会场馆还建成超过5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工程,全面使用低碳能源。其中,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综合医疗诊所示范建筑面积约1358平方米,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42.4吨;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D6组团建成超低能耗示范面积10856.22平方米,相比国家现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率为61%,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75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