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日前,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公布了“2021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这些科学事件既有基础研究成果,也有现实可操作的措施。而人们也从这些事件中发现,气候变化不仅会造成温度变化或极端天气增多,更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那么,“双碳”与我们健康有哪些关系?极端气候有哪些不良影响?我国“双碳”监测工作开展得怎么样?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
气候变化将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面前独善其身。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正在快速增加,气候变化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威胁亦尤为突出。
“位列十大事件首位的是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巢清尘介绍,报告通过比较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状态,指出当前气候系统的很多状态在过去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来都是没有出现过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200万年以来的任何时候;1900年以来的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比过去3000年中任何一个世纪都快;1970年以来的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为过去2000年以来最高。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路径对人群健康产生广泛而复杂的影响。入选第四位的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气候变化与健康特别报告》。
“全球变暖的健康威胁被低估,气候变化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远超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数,每年有超过500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异常的高温和低温。”巢清尘介绍,在与高温相关的死亡事件中,37%可归因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从地区分布看,全球与温度相关的超额死亡人数中有一半以上发生在亚洲,特别是东亚和南亚沿海城市。
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可通过多种复杂路径直接或间接对人群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比如增加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甚至导致急性伤害或过早死亡。巢清尘特别强调,气候变化可通过多种复杂路径直接或间接对人群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应对和环境健康具有明显的协同效益。”巢清尘以今年2月《自然·通讯》发表的论文为证。文章《中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带来的空气质量与健康效益》指出,在绿色发展路径和1.5℃温控目标下,中国在2030年和2050年可分别避免约11.8万人和61.4万人的与PM2.5相关的死亡。
谨防“灰犀牛”,严控“黑天鹅”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就是要防止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灰犀牛”事件,以及小概率高风险的“黑天鹅”事件,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入选的第七大事件反映了科学界对气候系统危险阈值来临的担忧。”巢清尘介绍,气候临界点是指从一种气候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阈值,超过临界点后气候状态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有些变化甚至是不可逆的。
“目前气候学家已经识别出多种已经接近或达到临界点的气候状态,如大西洋洋流系统的减弱、亚马孙雨林降水变化、北极海冰的融化、澳大利亚珊瑚礁的死亡、西伯利亚多年冻土的融化等。”巢清尘解释说,大西洋洋流系统主要指的是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它通过在海洋表面向北输送暖水团,并在海底向南返回冷流,将热量从热带地区转移到北半球。受大西洋洋流系统的影响,欧洲地区虽然地理纬度很高,但气候相对温和,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虽然位于北极圈内,但由于受大西洋洋流系统的影响成为不冻港。
“如果大西洋洋流系统减弱甚至崩溃,将给北半球尤其是欧洲和北美的天气气候环境带来严重影响,欧洲区域将大幅降温。”巢清尘说。
“未来气候变化还将导致极端事件频发,破纪录热浪的发生概率增加、热带气旋可能向中纬度地区扩展。”巢清尘指出,202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21世纪热带气旋将可能扩展到包括纽约、波士顿、北京和东京等大城市在内的中纬度地区。2020年第一次在葡萄牙登陆的亚热带风暴“阿尔法”和2021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登陆的飓风“亨利”可能是这一变化的预兆。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巢清尘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热带气旋一般形成于低纬度的热带海洋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海水温度较高,具备形成热带气旋的热力条件。“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赤道和两极之间的温差将会减小,为中纬度地区热带气旋的形成和加强打开了一扇窗口。”
全面监测碳排放总量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的事实已经毋庸置疑,到21世纪中叶之前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仍将继续升高,控制全球温升水平需要在未来几十年内大幅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巢清尘表示,这些科学信息进一步坚定了全球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增强气候适应能力的信心和决心。
2021年中国气象局建成了我国首个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提升了对温室气体的监测评估能力,为碳监测、核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观测网由1个全球本底站、6个区域本底站和52个温室气体监测站组成,其中青海瓦里关温室气体全球本底站是在国家发改委支持下于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巢清尘介绍,此后北京上甸子区域本底站、浙江临安区域本底站、黑龙江龙凤山区域本底站、云南香格里拉区域本底站、新疆阿克达拉区域本底站和湖北金沙区域本底站等也相继建成,并在江苏、山西、辽宁、江西、浙江、安徽、上海等省市建设了52个温室气体监测站。
这些监测站可以发挥哪些作用?“依托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站的高精度二氧化碳浓度数据以及碳卫星二氧化碳柱总量数据建成的碳监测核查支持系统,可为全球、全国、省、市及格点尺度人为碳排放总量变化、自然碳汇变化提供客观、全面和及时的监测与核查支持。”巢清尘说。(记者 崔兴毅)
2021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
1.IPCC发布AR6 WGI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指出许多观测到的变化前所未有。气候变化正在给不同地区带来多种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将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而加剧;如果现在采取积极行动,气候变化的许多最可怕的影响仍然可以避免。
2.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达成《格拉斯哥气候协议》,强调科学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制定中的重要性。要实现将温升控制在一定水平需要快速、深入和持续地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并大幅减少甲烷等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3.气候学家真锅淑郞和哈塞尔曼获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大气与海洋科学领域首获物理学奖,必将进一步引起国际社会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关注。
4.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气候变化与健康特别报告》,建议优先考虑具有最大健康效益的气候政策。报告强调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事件和其他气候变化事件正对人类生命和健康造成越来越大的损害,各国必须大力作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实现有益健康的绿色复苏。
5.中国政府和科技界合力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气候变化白皮书、蓝皮书和绿皮书相继发布。
6.气候变化造成极端事件频发,破纪录热浪的发生概率增加,热带气旋将可能向中纬度地区扩展。
7.气候翻转因素会引发高风险,大西洋洋流系统可能正在接近气候临界点。超过这个阈值可能发生实质性的不可逆转地向弱模态的转变。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还影响全球天气系统,它的潜在崩溃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使欧洲大幅降温,并对热带季风系统产生强烈影响。
8.中国气象局建成我国首个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其观测要素涵盖《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CO2、CH4、N2O、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和三氟化氮7类温室气体。
9.各国最新气候承诺将使21世纪末全球温升降低到1.8℃。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到2040年左右达到峰值,而在长期净零排放路径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2023年左右达到峰值,并在21世纪中叶稳定下来。
10.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反弹,化石燃料CO2排放量几乎已恢复到疫情暴发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