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青岛模式”。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获批全国唯一一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和全国首批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为契机,加快推进落地,打出绿色金融、绿色建造、绿色生活、绿色生态“四位一体”的绿色低碳化转型提升“组合拳”,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走在全国前列的经验模式。
三张“绿色保单”开全国先河
创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毕维准介绍:“青岛在国内率先形成了金融支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青岛中心支行等6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绿色城市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探索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城市建设发展的实现路径和模式,为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格局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绿色金融政策保障下,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多元绿色金融服务,以绿色金融拓展资金渠道。其中,试点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与绿色城市相结合的新途径,促成青岛市政府与建设银行等6家金融企业(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获得意向性绿色金融支持额度3500亿元。
在绿色金融资金供给上,发放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1800万元,专项用于购买增加碳吸收的高碳汇湿地作物等以保护海洋湿地;成功发行了山东省首单碳中和债券,为青岛地铁集团募集资金5亿元,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地铁线路。
青岛市创新开展绿色保险试点,创新签发三张重量级“绿色保单”,开创全国先河。其中,全国首张超低能耗性能险保单,为打造超低能耗建筑产业集群形成了青岛经验;全国首张“减碳保”建筑节能保险保单,首创“政府+银行+保险”业务风控模式;全国首张“绿色建材保证保险保单”,支持供应商通过“承诺+保险”的方式上架商品,标志着以绿色建材为投保标的的新险种正式诞生。
打造北方绿色建材中心
2项工程荣获国家“鲁班奖”,8项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3项工程入选詹天佑大奖,国家级奖项数量稳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聚焦发展绿色建造,青岛2021年在国家级奖项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作为全国首批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同时也是长江以北唯一试点城市,青岛市抢抓这一重大机遇,创新搭建“绿色招采”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青岛特色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公布绿色建材品类68类134项,数量全国第一,率先形成创新性的绿色建材标准。
毕维准说:“我们将支持第三方单位在青设立专门机构,开展绿色建材检测、认证业务,逐步提高绿色建材的应用比例,打造北方绿色建材中心。”
随着青岛住建领域“双碳”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全市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年度新增星级绿色建筑239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660余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232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能效提升104万平方米,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建设超40万平方米。
创新采用“先干后奖”模式
节能保暖工程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老楼穿暖衣”工程,也是解决群众生活痛点的暖心、民心工程,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2008年起率先在省内开展此项工作。
毕维准介绍,作为民生环保项目,群众需求广、资金投入大,规模化的发展必须要解决资金、管理和技术三大难点。青岛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率先在全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领域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采用“先干后奖”的市场化改造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扩大节能改造实施规模。
“先干后奖”,即居民发起,委托实施单位自行筹资实施改造,改造完成后,向政府申请资金奖励,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良好工作局面。
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改造约38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47.5万户,实现年度减碳量约51.5万吨,位居全国前列。
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美丽青岛
青岛推动以技术创新推动建筑品质提升,创新绿色建材生产技术,推动500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零碳工厂投产,在全国率先形成零垃圾、零废水、零废气、零废热、零能耗的“5零”生产循环体系,实现建筑垃圾100%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超3700万吨,资源化利用率71%,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青岛探索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融入“城市双修”,把废弃石矿修成生态公园,形成了特色的“青岛模式”,走在全国前列。
毕维准表示:“我们将以深入贯彻落实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有序推进‘双碳’任务落实、提升生态环境品质,使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