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草木葳蕤,万物生发,也是青岛市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们最忙碌的时候。
“前期我们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组织志愿者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制作美观宜居鸟巢,寻找最合适的安家地点等,目的就是提高鸟儿们的入巢率。”说这话的是协会会长徐立强,常年奔波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艰辛不言而喻,但他脸上总是挂着浅浅的笑容。“我是一名野保志愿者,和许许多多的人一起,干着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累并快乐着。”
保护生物多样性,助力乡村振兴
在城阳乃至青岛,说起城阳区夏庄街道少山村,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红杏。确实如此,少山位于崂山西麓,那里的红杏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质很好,是居民重要的经济来源。每年初夏,临近红杏的收获季节,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联合学校、社区等社会各界力量,利用多种生活废弃物制作了上万座各种各样的环保宜居鸟巢,在一片苍翠的山林果园中开展“为鸟安家活动”召引鸟类,防治病虫害,助力当地生产环境友好型农产品。
近年来,在城阳区委区政府支持引导下,在生态保护志愿者的影响带动下,少山社区居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越来越强。在杏林,随处可见各种生态宜居鸟窝,各种鸟类在里面繁衍生息。“鸟类多了后,杏林里的虫害自然少了,农药的使用情况也大大减少了,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产品,居民的收入自然提高了,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也算为乡村振兴助力了。”徐立强说。
据了解,除了在少山红杏主产地悬挂鸟巢,白沙河湿地等鸟类栖息地也是志愿者们经常开展活动的地方,目的同样是为了保护和招引鸟类。此外,为了让“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徐立强和志愿者们还经常到学校给学生们进行鸟类科普知识的讲解,从同学们熟知的城阳区周边环境谈起,拉近了鸟类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让同学们对于环境保护有更具体的概念,对鸟类生活有更多的了解。同时,还在各个学校开展鸟巢手工艺创作大赛,定期举办“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等活动,如今,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城阳区为鸟安家活动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
激活内在动力,熔铸环保年轻力量
通过定期检查、记录营巢情况,评价其对农林产生的有益影响,协会目前已观测到北红尾鸲、大山雀、白头鹎等多种鸟类入巢繁衍。自2014年开展以来,累计制作鸟巢2万余座,参与志愿者6万人次,年招引鸟类1500余巢,有效减少了全区的农药使用量,通过市民体验和宣传,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受益者。这一举措,大大激活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需要有效的信息传递、一种声音的呼吁以及付诸行动三方面的协作,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借助青少年的力量。”徐立强表示,近年来在省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和当地林地、街道等部门的支持参与下,参与“为鸟安家,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行动的青少年志愿者先后获得2021年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特等奖;2021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青年与生物多样性故事汇作品视频类三等奖;《凝聚青年力量,走向万物和谐》获文字类三等奖;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2021年获得山东省学雷锋“4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保护协会事迹也是山东省唯一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会刊《守护多彩家园》的案例。
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公布了2022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先进典型名单。“为鸟安家 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行动入围“十佳公众参与案例”,这也是山东省首次入选“十佳公众参与案例”。
因为有了年轻力量的参与,生态文明的呼声得以传递到更远,也为这项公益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深入各个中小学,联合多所高校,不断壮大生态环境保护队伍,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大家更深入地保护自然、了解自然,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徐立强真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