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设施温棚的头茬长枣4月10日就上市了,目前已经销售了约1.5万公斤。”6月15日,宁夏灵武市大泉林场副场长万仲武告诉记者,头茬上市的灵武长枣采取根域限制、单轴延伸、双膜覆盖、夜间补光、填埋生物秸秆保温等技术措施,利用花盆式的栽培模式提前长枣上市期。
设施温棚长枣栽培是灵武市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支柱产业,也是俏销区内外市场的知名品牌。近年来,灵武市设施温棚长枣打破常规栽培模式,不仅从技术上保证全年可见这抹“灵武红”,也让灵武长枣焕发出了新生机。
2008年,大泉林场借助相关项目资金,在新华桥良繁场建设千亩设施果业基地,栽植设施灵武长枣540亩,万仲武成功研发了设施灵武长枣提前上市、延后上市综合配套技术,初步实现灵武长枣鲜枣周年生产,取得了设施灵武长枣夏季促休破眠、移动栽培、盆栽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成果。
灵武长枣提前上市的“硬科技”体现在设施栽培技术上。近几年,灵武市与宁夏大学等院校深度合作,聘请多名专家学者,共同组建了多支专家团队,在设施长枣棚体提升、绿色防控、光温调控、土壤健康等环节都赋予了更多的科技元素,补齐了灵武长枣全年营销产业链短缺、集中上市销售压力大、长枣产业效应弱等短板,促进灵武长枣由过去8月成熟提前到4月成熟。
“10年前,我只种了一亩大枣,现在我有2个日光温室,还有拱棚及露地大枣共计100亩,年收入超过百万元。”东塔镇新园村村民李志明告诉记者,他种植的拱棚长枣预计7月就可以上市,准备今年10月再开辟几亩地尝试花盆种植,希望通过不同的种植方式带来更大收益。
“灵武市千亩设施长枣基地大约有6—8个根域栽培的长枣温棚,每个棚有200株左右,每亩可产300公斤。每公斤设施大棚长枣的效益是露地长枣的七八十倍。”灵武市林业果树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贵云介绍,刚上市的头茬大枣每公斤卖到400元,效益攀升的同时也实现与露地长枣上市时间互补。
目前,灵武市千亩设施长枣基地1080亩,建设有节能日光温棚338栋、塑料大拱棚18栋,栽培品种重点突出灵武地方特色,以设施灵武长枣为主,其中设施枣树240余栋,设施葡萄80余栋,年产值1500多万元,为周边村镇提供100个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