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专题 >  正文

全国首个《个人碳账户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来源:央视网 时间:2022-11-25 14:07:10

字号

由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的“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日前正式发布了我国首个《个人碳账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国内外个人碳账户实践的专项研究,这份报告科学界定了个人碳账户的定义,归纳了个人碳账户的不同分类和设立方法,并对“双碳目标”下我国个人碳账户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专业建议。


“到底什么是个人碳账户?该如何发挥作用?当下社会各界讨论和实践的热度非常高,但与这种热度不匹配的,是大家对个人碳账户的理解还不够清晰,甚至存在很多疑问,亟需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吴宏杰在发布“个人碳账户”课题研究成果时表示。


吴宏杰介绍《个人碳账户研究报告》课题成果


近年来不仅国家在“自上而下”地运用“碳市场”手段对重点控排企业进行调节引导;各地政府、众多企业也在“自下而上”地设立各种“个人碳账户”开展个人碳减排实践。吴宏杰介绍说,面对社会各界对“个人减碳”的高度关注《报告》较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三个关键问题。


 “个人碳账户”花样繁多究竟价值几何? 


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消费端包含工业过程、居民生活等产生的碳排放,已占到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53%。 实现“30·60双碳”目标不能仅靠行业企业,消费端的碳减排也不容忽视。吴宏杰表示:基于专业核算方法,为社会成员建立碳账户体系,是将“碳管理”概念融入老百姓日常生活,并进行正向激励的有效手段之一。碳减排正在进入“个体时代”,而“碳账户”有望成为继财产账户、信用账户之后,关乎每个人生活的“第三账户”。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绿色低碳全民行动”被列为“十大行动”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国家已经为个人碳账户的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的方向性支持。建立个人碳账户的本质,是推动每个人建立低碳意识并落实在行动上,有助于摸清个人碳底数,让个人低碳行动有据可依”吴宏杰介绍说,目前“个人碳账户”的探索,大多是“自下而上”发自各地政府、企业、平台、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实践,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是件好事。


“绿色低碳社会的建设,一定不是仅仅靠生产侧,也必须依靠消费侧的改变,同时倒逼生产侧的转型”,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沈满洪认为,个人碳账户的建设和发展,是在社会大众消费侧进行低碳倡导、减排管理的重要手段。


沈满洪点评《个人碳账户研究报告》


 “个人碳账户”会变成每人头上的“紧箍咒”吗?


《报告》对国内外众多典型案例进行了研究,总体上“个人碳账户”可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曾见于欧美国家,对个人碳排放总量进行控制,即根据社会目标排放总量,设定分到每个人身上的碳排放“配额”,个人在不能突破“配额”的前提下行事;另一类则是根据个人日常行为,按照一定的方法换算成“减排数值”,通过商家权益、政府补贴、公益激励等形成奖励个人的碳减排。


对个人碳排放赋予某种形式的量化价值,是“个人碳账户”能对个人碳排放行为产生引导的关键因素。吴宏杰表示,目前两大类“个人碳账户”的根本区别,在于究竟是对个人碳排放进行“限额惩罚”还是“减排奖励”。


《报告》认为,以“限额惩罚”为特征个人碳账户不符合我国当前情况:首先,碳排放权的本质是一种新型“发展权”,根据《巴黎协定》“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从国际法理角度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限额惩罚”式的个人碳账户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其次,从人均累积碳排放看,我国人均只有157.39吨,比全球平均水平209.62吨还低,“限额惩罚”式的个人碳账户,不仅对我国民众有失公平,还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和困惑。


“关于发展模式,我们主张应该在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减排奖励’式的个人碳账户,而且激励的形式不一定是物质利益。比如蚂蚁森林倡导大家低碳生活,也是一种个人碳账户的形式,奖励给个人的‘绿色能量’相当于积分,每个人都可以消耗这些积分,让企业捐资给公益机构去执行生态项目。种棵树的快乐往往更能鼓舞人心,更有公益方面的获得感”,吴宏杰表示,我国不仅人口基数大,不同人群的碳排放水平也差异很大,广泛的正向激励而非惩罚,才更加有利于绿色低碳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也更好地兼顾了社会公平。


 “个人碳账户”会进入市场成为“生财之道”吗?


《报告》课题研究团队表示,目前我国各地、企业和金融机构推出的个人碳账户,仍以“量化减排+正向激励”为核心价值,为个人碳减排行为赋予如消费权益、实物兑换、公益荣誉、生态贡献等等价值。所有实践尽管形态各异,但形成了一个共识:个人碳账户将成为一个人的无形资产。然而,要将个人碳账户接入全国碳市场进行交易,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个人碳账户要参与全国碳市场的交易,我认为可行性不大,原因是碳市场的严肃性,以及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机制到现在仍未重启”,吴宏杰表示,尽管在一些地方试点碳市场个人投资者被允许参与碳交易,建立一个账户对国家认可的碳配额进行“炒碳”操作,但本质上这只能算是类似“炒股”的单纯的投资行为,并不是交易其个人实现的碳减排量,和个人碳减排管理没有关系。


由于个人碳减排客观上呈现“小、微、散”的特点,加上目前社会各界设立的个人碳账户类型各异、标准不一、对接困难,导致由个人实现的碳减排价值,难以被全国碳市场接纳和认可。数据质量是碳市场机制的生命线,若将标准不够严苛,监测不够准确的个人碳减排量纳入碳市场,则会带来诸多问题。


“一句话概括目前的情况:标准难‘准’,碳量难‘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个人碳账户接入交易一定要慎之又慎”,吴宏杰表示,想通过“个人碳账户”一夜暴富的人可能要失望了,虽然也叫“账户”,但个人碳账户并不意味着必然要交易和变现,本质还是对个人碳减排进行量化和激励的工具,在绿色低碳方面的社会价值远远大于市场意义。


尽管个人碳账户进入碳市场仍需等待时机,但并不影响它发挥在社会公民个人减碳上“量化减排+正向激励”的积极前景与巨大价值。“在个人碳账户的发展上,应该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行业在数字技术上的优势,其实我们提到互联网时,要意识到它不仅仅是消费互联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纪珍认为,我国在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如果“个人碳账户”能鼓励绿色消费,助力产业链绿色转型,则对全社会推动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他建议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借助数字技术、金融手段和政策支持,共同推动个人碳账户的发展。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