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专题 >  正文

零碳蔬菜、碳中和奶粉纷纷“出道”,舌尖也能助力减排

来源:中国江苏网 时间:2022-12-13 11:46:05

字号

零碳青菜、碳中和牛奶、零碳冰淇凌……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推出多款零碳食品。这些零碳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何区别,一把蔬菜、一盒牛奶又是如何实现“碳中和”的?新江苏对此进行了了解。

“零碳食品”正吸引各大企业入局

在盒马鲜生(华采天地店)蔬菜冷柜上,一排排外包装标有“绿色有机”字样的蔬菜琳琅满目。仔细查看,可以发现,部分蔬菜外包装上除了有机标识,还有“零碳农产品”的绿色标志。

“零碳农产品,指农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小于或等于零的农产品。”盒马南京区域相关负责人表示,盒马在售的零碳蔬菜是取得零碳认证的有机蔬菜,两者在价格上并无区别。据了解,盒马南京区域的零碳蔬菜主要来自云南盒马村有机蔬菜基地,目前,盒马在南京的20多家门店均售有零碳蔬菜,以叶菜、瓜果为主,共计20余种。

可以视零碳农产品为有机农产品吗?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副教授、中国土壤学会碳中和与全球变化工作组成员程琨回应,尽管大多数零碳农产品取得认证前是有机农产品,但前者更加清晰地核算了农产品种植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碳汇,只有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小于或等于零才可称之为零碳农产品。“这是两个不同的角度,有机农产品强调品质,零碳农产品强调环保。”

一把蔬菜如何实现“零碳”?肥料使用很关键。南京国环农产品碳认证负责人郭汝清介绍,与普通农产品相比,零碳农产品更多使用有机肥而非化肥,这样可以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更加绿色环保。

不止蔬菜水果,今年6月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前后,食品饮料行业也涌现出不少“零碳食品”和“碳中和食品”。如伊利推出首款零碳冰淇淋;雀巢发布了其中国市场首款碳中和产品、卓淳能恩3有机奶粉;盒马自有品牌有机山茶油经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认定,成为全国首个山茶油碳中和产品。因此,业界不少人称2022年是“零碳食品元年”。

江苏率先开展零碳农产品认证

据了解,零碳/碳中和食品一般需经由专业认证机构认定。今年2月,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食品农产品碳认证制度研究,制定了《零碳负碳农产品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技术规范》并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取得认证资格备案,开创了国内零碳负碳农产品认证标准制定的先河。6月9日,南京普朗克科贸有限公司等5家江苏企业获得南京国环出具的全国首批零碳农产品认证证书。

郭汝清正在蔬菜基地采集土壤样品

在蔬菜基地采集土壤样品

“我们根据已有的实测数据,建立了比较细致的计量模型,通过收集一系列必要参数,最终计算出一种蔬菜的碳排放量净值,小于或等于零才算通过认证。”郭汝清介绍,一家有资质的企业需先提交审核材料给认证机构,双方签订合同后由认证专家前往采集样品,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出具报告。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据统计,截至目前南京国环一共在全国范围内发了23张证书,覆盖江苏、上海、云南、山西、广东等地,产品种类包括甜瓜、西瓜、蓝莓、苹果4种水果和茶叶鲜叶,以及近100种蔬菜。

长期致力于农业固碳减排计量与评价研究的程琨是南京国环食品农产品碳认证制度研究的参与者。他提到,零碳负碳农产品认证不是对农产品的所有碳足迹进行核算。“比如,化肥生产过程的排放,在零碳农产品认证时不计入在内,因为这个排放发生在化肥厂,但在计算碳足迹时就要包括在内了。”

程琨进一步解释,计算碳足迹需清楚所有农业用品(化学农药等)的投入量,以及灌溉、耕作等情况,较为复杂,尚在探索阶段。同时,他也强调,在尚无国家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在制定零碳负碳农产品认证制度时,需有科研机构加持,多方协同,尽可能确保认证制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农业“碳中和”需更多激励

研究数据显示,农牧业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约为17%,仅次于能源行业、建筑业,位列第三位。推动农业减排固碳能有效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有业内人士表示,生产零碳食品,对于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大企业而言并不难,但对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而言,存在一定难度,即短期内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吸引力不足。程琨认为,零碳农产品倡导的是低碳消费和低碳生活,对零碳农产品进行认证可以推动农场固碳减排、绿色发展,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提升环境效益。

不容忽视的是,尽管零碳农产品与有机农产品价格区别不大,但明显高于普通农产品价格。新江苏在采访中了解到,相比习惯购买普通蔬菜的消费者,常购买有机食品的消费者更愿意为零碳农产品付费。“为了健康着想,也为了助力环保。”

盒马南京区域相关负责人告诉新江苏,有机、绿色、低碳正成为消费者的共识 ,今年上半年盒马有机菜销售同比增长60% 。“零碳蔬菜绿色环保,未来,盒马将有计划地推动零碳蔬菜覆盖到全品类。”记者了解到,南京国环已为盒马供应商基地的88种蔬菜进行零碳认证。

由于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认证标准,对农产品进行零碳认证的企业并不多,售卖零碳农产品的商超也较少。对此,郭汝清认为,要让人们认识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意义,增加对零碳农产品、零碳食品的了解,同时,政府层面可出台一定的激励措施,如通过“绿色补贴”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为消费者创建个人碳账户并奖励有兑换物品功能的碳积分。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