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横跨六省区,约占我国1/4的国土面积,这里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好青藏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9月1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开始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意义?青藏高原今后将如何保护?今天就让我们来聚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在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孙建青正在安排一天的巡护工作。在当地,非法采矿一度是主要的环境违法行为,他告诉记者,《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实施后,变化最大的就是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科科长 孙建青:采矿等违法行为,以前我们保护区条例处罚比较轻,违法的成本较低。现在不同了,处罚力度增加了十倍乃至上百倍,违法成本大幅提升,这对违法行为来说,将带来极大的震慑。
孙建青介绍,《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明确了将青海湖地区的普氏原羚、黑颈鹤作为重点保护物种,并加强对栖息地的保护与修复。下一步,他们计划把湖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国家公园,并建设一批生态廊道。
长期从事环境资源法学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竺效认为,在总共7章63条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中,保护优先是贯穿始终的基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环境学院副院长 竺效:这部法律它的第一条的立法目的,开宗明义地告诉我们三个关键的要素,叫生态安全风险的防控,还有就是生态安全的保障,最后是建设生态文明高地,其实给我们严格确立了保护优先的原则。
专家介绍,新法还为国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相关工作确立了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自然原则、优先原则和科学原则。具体来说,自然原则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优先原则是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科学原则强调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科学防控、系统治理。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陈发虎:保护优先这是国家定的一个大的战略。不同区域可能还不一样,首先把区域要找出来,对退化生态系统它先要分类,重度的是人工修复,对轻度的退化是以自然恢复为主。
摸清资源本底 科学开展保护
青藏高原冰雪、冻土资源和生物资源都相当丰富,但又是生态极度敏感、脆弱的地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专门强调了对生态状况、环境本底的调查和研究。这有利于及时掌握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和成因,科学开展保护。
正在进行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获得的数据显示,在全球升温背景下,青藏高原总体变湿,供水增加。高原整体暖湿化,令植被增多,空气湿润,生态系统总体趋好,青藏高原的关键物种比20年前增加2至3倍。但与此同时,暖湿化也使得青藏高原冰川退化、冻土面积缩小,灾害风险进一步增加。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陈发虎:大量的冰川在退化,冻土在融化,那么土壤侵蚀也在增加,个别地方实际上人类活动还是增强的,影响着生物多样性。
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强调对生态本底的调查,尤其是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生态环境调查。这有利于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实时掌握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保护和应对策略。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陈发虎: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把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影响要区分开来,区分开来就要评估。我们的建议就是,每过例如三年你做一次评估,看看是谁在主导,是人类活动主导还是气候变化在主导,人类活动主导在什么地方,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的转好或者转坏一个整体的情况。
布局生态安全格局 完善环保法治体系
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中,生态安全布局的内容得到特别强调,专家认为,这部法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环保法治体系在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得到了完善。
围绕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规定了青藏高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活动应当符合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从严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并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加强对青藏高原森林、高寒草甸、草原、河流、湖泊、湿地、雪山冰川、高原冻土等生态系统的保护,推进三江源、祁连山、羌塘、珠穆朗玛峰、高黎贡山、贡嘎山等自然保护地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环境学院副院长 竺效: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1+4+N”的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这里面最关键的“4”当中的最后一个就是指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它跟长江、黄河和黑土地的专门区域、专门流域的这样的保护法,构成了一个特殊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的一个内容。它不仅仅是生态的问题,它也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加快准备工作 确保法律顺利施行
目前,青藏高原各省区正在采取加快环境监测和生态调查,制定法律落实措施,为法律的顺利施行做足准备。
8月底,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山南市贡嘎县岗堆镇境内对雅鲁藏布江进行丰水期的水质监测。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水室负责人 陈旭:我们目前是按照这个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来进行一个系列的一个监测。更能说明这个雅江流域在不同的流量速度下,它的水质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
近两年,监测中心已经先后对珠峰绒布河流域、格拉丹东长江源、雅鲁藏布江源头、怒江源头等区域内的水、气、土和冰雪环境质量等开展了系统性的专项调查监测,获得各类监测数据3万余个。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 赵矿:今年9月到10月份,我们中心还将利用遥感手段,对区域内的冰雪资源状况、水域面积、植被状况开展进一步的监测。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目前正在研究制订《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落实措施,主动开展与《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不符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将法律的相关要求融入正在制订的《西藏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中。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税燕萍:下一步,全区生态环境系统将把贯彻落实《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作为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重要抓手,用法治的力量守护好雪域高原的生态环境、山山水水、一草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