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今日向媒体通报了2024年5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5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3%;5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8.2%,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
从重点城市来看,在168个重点城市中,鹤壁市、新乡市、太原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许昌市、鹤壁市和漯河市等20个城市PM2.5浓度相对较高。
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河南占半数,比4月增加8个城市
5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中,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城市所在省份较为集中。在空气质量后20排名中,河南省占半数。
具体体现在:鹤壁市倒数第1位,新乡市倒数第2位,平顶山市倒数第5位,许昌市倒数第6位,郑州市倒数第9位,焦作市倒数第12位,安阳市倒数第13位,开封市倒数第14位,漯河市倒数第15位,洛阳市倒数第18位。
与4月相比,空气质量后20排名,河南省在鹤壁市和焦作市的之外,还增加了8个城市。
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原因或许与当地存在执法监管宽松软,扬尘污染、秸秆焚烧、企业违法排污、移动源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有关。
就在上一周,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对今年4—5月全省空气质量连续排名后15位的县(市、区)进行约谈。约谈指出平顶山市卫东区等 7 县(区) 政府(管委会)普遍存在上述问题。
此外,除了河南省外,山西省空气质量的表现也不容乐观。
在5月空气质量后20排名中,山西省有5个城市,占比25%。分别是太原市倒数第3位、阳泉市倒数第4位、临汾市倒数第8位、晋城市倒数第10位、晋中市倒数第16位。其中,太原市和阳泉市排名,这两个月一直处于倒数后5的位置。
5月,山东倒数后20位数量有所减少,德州市、济南市、泰安市本月退出后20行列。
河南大部分城市、湖北部分城市PM2.5浓度较高
5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9%。
其中,河南大部分城市PM2.5浓度升高,成为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升高的重要因素。这在5月PM2.5浓度排名中可以体现出来。
具体体现在,许昌市排名倒数第1位,鹤壁市倒数第2位,漯河市倒数第3位,平顶山市倒数第5位,洛阳市倒数第6位,焦作市倒数第7位,驻马店市倒数第8位,周口市倒数第13位,新乡市倒数第14位,濮阳市倒数第16位,郑州市倒数第17位,安阳市倒数第18位。
排名可见,河南辖17个地级市,12个城市在PM2.5浓度排名后20位。
本月PM2.5浓度排名后20位中,湖北省占比也达25%:荆门市倒数第4位,襄阳市倒数第9位,黄冈市倒数第10位,随州市倒数第11位,荆州市倒数第19位。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湖北省发现,“十四五”期间,湖北省多个城市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不降反升,荆州市、黄冈市、孝感市细颗粒物浓度逐年上升,2023年比2021年分别升高34.3%、29%、27.3%。
归其原因,督察组认为,部分地方“两高”项目盲目上马管控不力,部分行业污染治理不到位,一些企业单位违法违规问题突出,致使环境空气质量反弹严重。
此外,5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由沙尘天气导致的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4.1%,其中重污染天数比例为0.3%。秦皇岛市、滨州市、东营市分别出现1天重度污染。(记者邹祖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