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碳金融 >  正文

抓住零碳金融机遇 促进金融理论与实践创新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4-12-25 14:07:16

字号

 【观察与思考】  


零碳金融,是指以实现净零排放为目标,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活动。它是与推动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碳中和目标相匹配的金融领域的新范式,是对碳中和各细分领域金融框架和金融概念的统一,其范围全面覆盖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全过程各主要阶段的创新性大型投融资模式。零碳金融与碳中和目标高度契合,通过推动传统金融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交易促进等主要功能上的变革与创新,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当前中国正在加快零碳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的零碳金融理论框架。



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以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为哲学内核,以经济产出和物质消费为目标,构建了以狭义的经济成本—收益考量为核心的西方金融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夸大了物质商品和市场化服务的作用,未充分考虑生产和消费在社会环境方面的成本和收益,导致人们为追求消费过度掠夺自然资源,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极大增加了环境与社会风险,降低了发展的可持续性。认识到这一发展范式已趋于极限,西方对传统金融理论框架进行局部修订,形成了环境金融、可持续金融、气候金融、绿色金融等概念和理论。然而,这些概念和理论本质上仍然只能顺应工业时代西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支持的特定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1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述了金融强国的丰富内涵,指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西方金融模式存在本质区别,强调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发展零碳金融,恰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综合体现,与建设金融强国的丰富内涵高度契合。它通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解决绿色发展的动力问题;通过金融促进产业、区域、生产、生活协调发展,解决绿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通过综合金融手段,推动实体经济零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通过促进基于全球性公共目标的金融开放,解决绿色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通过推动发展成果的全球共享,解决绿色发展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积极开展零碳金融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零碳金融理论体系,有助于走出一条与西方金融模式具有本质区别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发展零碳金融是构建中国自主的金融知识体系的重要机遇。在迈向碳中和的全球浪潮中,各国已围绕零碳金融规则制定这一核心内容展开了激烈竞争,但目前该领域的规则仍处于探索和构建阶段,尚未形成被普遍接受的通用框架,这为我国零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应充分发挥现有绿色金融的实践经验、市场生态和规模优势,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率先打造系统的零碳金融政策市场与知识体系,为实现金融强国目标、推动全球金融系统向新范式转型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这六大体系涵盖现代金融主要领域,彼此联系、相互支撑,勾画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宏伟蓝图。


零碳金融是支持和推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的着力点之一。我国应在顶层设计、政策体系、市场体系、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齐头并进,加快推动零碳金融政策和市场体系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加快构建零碳金融知识体系。


加快推进零碳金融重点领域的政策和市场体系建设,充分积累相关知识与实践经验,有助于夯实零碳金融知识体系的基础。一是加强我国零碳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确定零碳金融生态的主要架构与组成部分。二是在顶层设计推动下,建立相应的宏观管理政策框架,为金融体系参与者提供长期的政策信号和指引,加强市场激励导向、稳定市场预期。三是构建并完善以透明、高效的零碳投融资体系和零碳交易体系为核心的零碳金融市场体系,引导金融资本有序、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的碳中和增量投融资以及高碳转型中的存量资产管理需求。四是完善零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形成具有多元化市场主体与多层次金融产品创新的零碳金融市场生态。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框架下,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总结提炼零碳金融政策和市场体系中的重点知识和重要经验,形成我国的零碳金融理论,为构建中国自主的金融知识体系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充分利用教材、论文、研究报告、国际合作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推动我国零碳金融理论的推广与传播,引领全球构建与零碳发展范式相匹配的、跳出传统西方金融理论与思维框架的零碳金融理论框架。


 (作者:朱民 杨斯尧,分别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后)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