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黑榜 >  正文

隐秘的动力电池拆解作坊:露天液体浸泡电池放电,烟尘直排

来源:生态中国网 时间:2025-01-03 11:30:37

字号

给动力电池赋予第二次生命的“小作坊”在全国或有数万家之多,随着2021年的碳酸锂价格起飞,他们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根。相比于工信部发布的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小作坊”自由度高,出价更多,形成了一个“繁荣”的隐秘江湖。然而,“小作坊”往往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安全隐患突出、环境污染严重。


今年11月,有记者赴河南新乡、广东东莞等10家小工厂暗访发现,部分动力电池流入非正规处理渠道。新乡一家“打粉厂”,在室外空地上用液体浸泡电池放电,烟尘直排。


河边的电池“打粉厂”


11月中旬,河南新乡市新乡县合河乡卫河边,记者看到,在一片空旷的土地上,有几间蓝色铁皮厂房。虽是周日,仍能听到铁皮房内传来机器作业的声音。这里是一家电池“打粉厂”。


“打粉”,是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一种通俗说法,即通过打粉设备,用物理破碎、研磨等方式,将废旧锂电池中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等成分破碎成细小的粉末,这些粉末可以进一步进行分选和回收,提取其中的有价金属,如铁、镍、锂等。


记者暗访发现,这家“打粉厂”的露天场地上堆放着许多废旧汽车电池底盘,室内工人正在加热高炉,拆解下来的废旧电池顺着输送带掉进炉子,火焰熊熊燃烧,现场烟尘弥漫,并伴有刺鼻性气味,生产环境恶劣。


对于这样的环境,孟姓工厂负责人笑称,他们这里还是干净的,有些车间根本进不去,干活时“都是黑的”。


该“打粉厂”另一位负责人表示,他们最近刚处理了一批汽车底盘电池,拉来的电池可以先进行检测,若还可以用就当好的卖,若不能用了就上机器粉碎打粉。


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18650型电池被泡在吨桶中,水体颜色明显泛黄。该负责人称,电池处理不产生废水,工厂也不需要废水处理设备,“所产生的废水也是生活废水”。


因临近河边,一下大雨,该“打粉厂”就会被淹,记者询问为何还要把工厂建在河边?


该负责人直言,若在工业园内,遇到检查,可能就面临长时间停业,而在这里,遇到检查就停业一两天,“检查过了,就过去了”。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准备新建水库,“打粉厂”及周边将被征收。负责人宣称,随时都可以找到新的土地,因认识当地环保所的人,环保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搞定,“我这个环评在新乡县,你就是在新乡县,出了新乡县不行”。


7e366a71105d74ba60527f211fa8ac35.jpg

新乡市新乡县合河乡卫河边的“打粉厂”


据营业执照,该“打粉厂”为新乡市安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工商登记资料显示,该公司注册于2022年4月,注册资本50万元,注册地为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合河乡西河村66号,其法定代表人、大股东为孟颉倡。记者注意到,该公司的项目环评报告已获批复,仍在有效期内。由河北诚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环评工程师代静(资格证书编号:07352143505210090)编制的《新乡市安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回收再利用1000吨三元锂电池极片项目(不含危险废物经营)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显示,公司应对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污染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该环评报告显示:该项目为三元锂电池极片回收项目,本项目不涉及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污染物主要为生活废水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无生产废水;本项目生产车间密闭,生产过程密闭负压收集废气,废气经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由15米高排气筒排放,厂址选择合理,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但记者注意到,在该环评报告中,未见明确该项目生产环节中存在浸泡动力电池放电环节。


上述负责人称,环评以前很好办,这两年要求严,不太好办了。在当地,只要是工业用地,环评可以变更。他在当地做了很多年,有手续,根本不用担心,但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风险。


一位长期研究动力电池回收领域问题的专家向澎湃新闻表示,这种作坊式“打粉厂”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为了更快放电,就用盐水浸泡电池,电解液流入水里,对水体会造成污染。此外,电池在放电时会产生氧气和氢气,若处理量大,也容易爆炸,安全隐患很大。


该专家表示,这种高盐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氟化物,如何处理高盐废水在国内一直是难题,处理成本很高,这种小作坊根本不具备处理能力。


该专家还指出,电池粉碎时会短路,放电产生高温,会燃烧,所产生的气体中会有氟化氢、五氟化磷、氰化物等,对人体极具伤害性,此外还有铁镍等重金属污染,如果是“白名单”企业,单投入一套尾气处理设备至少需要600万,而湿法冶炼作为电池回收环节当中最关键的一步,只有在规模、资金和技术上均占优势的化工集团才能完成。此外,该项目采用环境影响报告表不当,涉嫌原料、产物和污染物与环保文件不符,建议本项目立即停产整顿,按照实际原料、生产工艺过程和污染物重新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召开专题会安排调查整改工作


12月26日,河南新乡市委有关部门就澎湃新闻刊发的调查报道《危险的动力电池拆解作坊》进行回复。据该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新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分管市领导专门召开了专题会,召集环保、工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及报道中涉及到的县区负责人安排下一步的调查整改工作。


“该查的查。”该工作人员说,一经查实相关问题,一定会依法依规做出处理。新乡市新乡县委主要领导专门去往报道中提到的作坊实地查看,目前该作坊已经停工,调查工作仍在进一步进行中。


暗访还涉及位于广东东莞的工厂。12月26日,东莞市委有关部门回复澎湃新闻,已收到报道中反映的问题,正在和市里相关部门及属地镇街管理部门沟通。截至26日发稿,记者暂未获回复。


9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发布会,介绍“两新”政策总体进展成效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赵辰昕介绍,针对不规范的小作坊污染环境的问题,深入实施了退役动力电池等综合利用规范条件,而且大力畅通线索举报的渠道,加强环境监管的执法,坚决打击作坊式回收拆解等等的这样环境违法的行为。就是要把违法违规的、作坊式的拆解机构打掉,让正规、环境标准高的这些企业能够正常地推动大量的回收循环利用,有效解决相关的问题。


小作坊的存在一方面可能增加了正规回收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对环境也带来较大的危害。


华东一家大型动力电池回收公司工程师告诉记者,实施动力电池拆解的主要是白名单企业和灰色地带的拆解作坊,白名单企业通常称后者为“黑拆”。由于动力电池往往采用高压电气系统,老一点的电压约为400V,最新的电池技术电压可达800V。在全自动设备出现之前,白名单企业在电池拆解之前,会进行放电,以确保作业安全。但是“黑拆”作坊为了节约成本,经常是戴着绝缘手套就上。


“为什么‘黑拆’不放电,那是因为一些很老的电池把电放完之后就坏掉了。”一家白名单电池回收公司业务经理王明告诉记者,黑拆通常是在隐秘的郊区租一个仓库,如果是能够转梯次利用的电池还好,如果是走报废,按照废料出售的电池在黑拆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粉尘、电解液污染。


还有更关键的是,《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显示,从事再生利用的企业,应积极开展针对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再生利用技术、设备、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努力提高废旧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水平,通过冶炼或材料修复等方式保障主要有价金属得到有效回收。其中,镍、钴、锰的综合回收率应不低于98%,锂的回收率不低于85%,稀土等其他主要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7%。采用材料修复工艺的,材料回收率应不低于90%。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率应达90%以上。


但许多小作坊企业的金属回收率并不高,也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介绍,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环节实质对技术要求较高。


上述《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进一步指出,对废旧动力电池的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环境保护均有要求,比如企业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申请排污许可证,综合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隔膜、电解液等零部件和材料均应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合理回收和规范处理,“无相应处置能力的,应按国家有关要求交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集中处理,同时应做好跟踪管理,保障不可利用残余物的环保处置,不得将其擅自丢弃、倾倒、焚烧或填埋。”


而黑作坊根本达不到要求,造成环境污染在所难免。有环境专家称,一块20克的手机电池,能污染一平方公里土地长达50年。更大更重的汽车动力电池,不仅含有镍、钴、锰等多种重金属,而且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在空气中容易水解产生五氟化磷、氟化氢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危害非常大。


有数据显示,中国即将进入锂电池退役增长期,预计到2030年,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6%,废旧锂电池回收量将超过100万吨,相当于2022年的5倍。


为了迎接退役的动力电池,相关部门早有布局。从2018年到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5批共156家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简称“白名单”),同时,持续公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和信息情况,每季度更新一次,目前已公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已有近1.5万个。我国动力电池和电池材料相关企业也纷纷布局电池回收产业,到2023年底,已建成100万吨动力电池实物量回收产能。


不过,布局只是一种期望达成的理想状态,而目前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面对的却是一种“骨感”现实。受动力电池整体数据缺失、民众环保意识不强、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没有明确的定价机制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回收网点利用率较低。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目前约75%的废旧动力电池被尚未进入白名单的企业消化,这些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其中包括大量不具有回收处置资质和能力的黑作坊。


有位行业专家曾表示,小作坊由于成本问题,对电池回收的积极性高于正规回收点,网上很多回收的小程序都是小作坊在运营。这不仅会导致安全和环保问题,也为监管带来了麻烦,“因为他们本来就处在政府部门的视线之外”。


不管是从行业发展角度还是从安全、环保角度考虑,动力电池回收事关重大,马虎不得,必须未雨绸缪,周全规划。这就要求政府方面尽快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引导产业规范发展。一方面细化政策,强化落实,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生产和销售商参与动力电池回收,形成合理的电池回收机制;另一方面,加强标准化管理,出台动力电池生产技术和回收利用管理标准,引导企业生产标准化动力电池,为后期回收再利用奠定基础,同时,加强溯源管理、梯级产品管理、报废及惩罚管理等。


当然,动力电池回收作为一种产业,最根本的还是要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上所有企业要增强合作意识,在国家法规标准划定的范围内联合行动,合力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整体产业运营成本,同时抱团抵御黑作坊等非正规企业冲击,维护良好行业生态,有效开拓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这片蓝海。


来源:生态中国网综合澎湃新闻、第一财经、《中国质量报》、每日经济新闻;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本图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