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雀昨天被送到云南省野生动物收容拯救中心留待观察 见习记者王中杰/摄
也许失恋了,也许和“媳妇儿”吵架了,也许想看看街边的风景。12日傍晚,一只绿孔雀在位于五华区圆通大桥和灵光街交叉口处的桃源广场旁一棵树上小憩,一不留神,它从树上跌了下来,这可着实让过往市民惊喜了好一阵。
坠落大鸟竟是一只孔雀
晚上7点20分左右,正在桃源广场散步的市民惊奇地说:“瞧!有只大鸟从树上掉下来了。”市民循声走近发现,这只大鸟竟是鸟中“王子”——孔雀。
“孔雀尾巴上的长羽毛掉了很多,从树上摔下来后,它右边的翅膀还受了点伤。”陈女士说,大家见到孔雀都很兴奋,但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她连忙拨打了110。
鼓楼派出所民警接到电话后立刻赶到现场,孔雀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害羞地东躲西藏,民警担心这个小家伙再次受到惊吓,就请现场围观的市民一起,小心翼翼地把它抓住了。
民警为孔雀“围上”小棉被
随后,民警把孔雀带回了派出所,但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照顾好孔雀。于是,民警联系了盘龙森林公安,森林公安民警表示,次日就来将孔雀接走。
当天晚上,天空中下起了大雨。“我们很怕照顾不好孔雀,专门派民警照看孔雀。”一位民警说,他们还在孔雀住的笼子外面围上了小棉被为它取暖。
昨天早上10点左右,森林公安把孔雀接走了,考虑到孔雀的精神状态不太好,他们立即把孔雀送到了云南野生动物园收容中心。
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来到收容中心后,孔雀好像放松了很多,它在收容中心的住院部里悠闲地散起步来。
这只孔雀的脖子、耳部、头顶的羽毛都是绿色的。“这是一只5岁多的绿色雄孔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孔雀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见的蓝孔雀,一种是少见的绿孔雀,云南野生动物园有1600多只蓝孔雀,而绿孔雀只有10多只。”收容中心饲养员邱树妹说,她已经为孔雀做了体检,孔雀腹中空空,大概有一两天没吃过东西了,但身体健康,只是右翅膀受了点伤。
“4至7月,孔雀处于交配期,会掉很多羽毛,到冬天,它们又会重新长出丰满的羽毛。”邱树妹说,孔雀刚来这里时,很紧张,住院部特地为它准备了玉米、谷子、麦子的混合饲料,可它一点儿也不领情,没有大口大口地吃,不过,它很喜欢喝水。
接收到这只孔雀时,野生动物园即刻检查了园内绿孔雀的数量,发现它不是这儿的“逃兵”。那它的家到底在哪儿呢?
“是我们的。”昆明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听到消息后表示,园里的孔雀常“出走”,而且发现孔雀的地点离动物园很近,所以,这只孔雀应该是昆明动物园的“居民”。
园中孔雀喜欢“串门”
“每个月都会有市民让我们领孔雀回家。”听说市民捡到了孔雀,昆明动物园的工作人员笑了笑,一语惊人:“其实园中孔雀常外出散心。”
在这名工作人员提供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孔雀们的“旅行路线”还颇为丰富。有时会去北门街看看街景;有时到联谊宾馆“体验”灯红酒绿;有时爱到居民房顶做客……不过,它们最喜欢的,是到位于北门街的云南省歌舞团院子里溜达。“他们都走起文艺范儿了。”饲养员调侃说。
有的孔雀不爱走远,一顿饱餐后,就飞到猛兽园参观,与邻居老虎“交流交流”。“每天闭园时,我们都要满园子找它们归笼。”
有趣的是,大多数孔雀“玩够了”都会自觉回家,但有的孔雀“脸皮厚”,非要等着工作人员亲自来接。“因为孔雀不能垂直飞行,如果它飞上屋顶找不回来时,只能等人们发现后将它救下了。”昆明动物园饲养科的工作人员杨先生说。
饲养趣闻
孔雀会逃避剪飞翼
据悉,昆明动物园里的孔雀园建于1999年。因为是放养式饲养,所以孔雀的繁殖率比较高,到今年,孔雀数量已由十几只增加到了两百多只。
在为繁殖成果感到高兴之余,工作人员也为管理孔雀而感到烦恼。孔雀在作为观赏性动物时,需将它们的“飞行工具”——飞翼除去。每年,动物园会帮孔雀们剪两次飞翼,而那些能外出旅行的孔雀,就是在这时溜走的。“孔雀很聪明,有的孔雀看见我们在剪飞翼,就悄悄飞走,等我们剪完了,它们又飞回来了。”工作人员说,闭园时通常天色已晚,所以也没有注意到这些“逃兵”。
离开动物园的孔雀一般都没有攻击性,但是如果人们捉它的方式不对,或是拿食物逗它们玩儿,它们可能就“急了”,难免会伤到人。杨先生表示,市民如果在园外看见孔雀,最好尽快通知工作人员。
盘龙森林公安将于今日将这只孔雀送往昆明动物园。(见习记者张玉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