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南昌市已启动第四次沙化监测。该市林业局有关人士表示,南昌沙化治理正呈现可喜态势:沙化面积逐年减少,沙进人退现象得到根本遏制。
目前,监测正在进行外业调查工作,预计8月底将完成对该市沙化状况的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南昌市沙化土地的现状、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为今后政府防沙治沙决策提供第一手的基础数据和参考意见。
南昌市沙化土地监测为5年一次。据第三次沙化土地监测调查结果,南昌市有沙化土地总面积为6398.5公顷,其中新建县4191.7公顷,南昌县2206.8公顷,较第二次监测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8045公顷,减少率为55.7%。
“目前沙化土地比较集中的区域就在市区周边,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理,沙化面积也会扩大。”南昌市沙化土地主要呈带状分布在新建县的厚田、生米和南昌县的冈上、富山等乡镇,主要原因是因赣江、抚河改道,原有河床中的沙子在长年累月的风力作用下,逐渐形成沙化状况。沙化土地的形成曾给南昌市的生态环境和部分土地沙化区域的百姓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有数据显示,自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末的30多年中,有4000余亩良田被流沙吞没,新建县厚田乡三个自然村被迫搬迁,近40个自然村、1.5万余人生活在黄沙扑面的环境中。
此次沙化监测的目的是为今后沙化治理和利用进行摸底调查。从1981年起,南昌有计划地治理沙化土地,通过植树种草和建立各种沙化土地治理试验示范区等综合治理方式,使风沙危害得到基本控制,流动沙丘变成固定沙丘,沙进人退现象得到根本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