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满山坡,养殖智能化……近年来,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大力发展坚果、生态牧场等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文化旅游同步发展,通过联农带农助力村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
一款农业产品要进入高端市场,首先需完成商品化,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标准化。近期,广东东莞《厚街冰荔荔枝》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这是自2008年冰荔荔枝被认定为荔枝新品种以来,国内首个关于该荔枝的产品质量标准,也是继东莞地方标准《冰荔荔枝栽培技术规程》之后,又一项关于冰荔的团体标准。
初夏时节,正是蓝莓成熟季。走进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的蓝莓种植基地,一串串颗粒饱满、紫中带红的蓝莓挂满枝头,外面还包裹着一层厚厚的果霜,让人垂涎欲滴。
荒山坡种出“致富果”。自发展桑葚产业以来,该村村集体年收入达30万余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强特色种植产业,利用荒草坡地做文章,发展壮大生态观光旅游,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钱包越来越鼓!”贾国庆信心满满。
近年来,富民县赤鹫镇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助推农旅、文旅融合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擦亮“果香赤鹫”亮丽名片,带领村民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让红樱桃变身增收致富“金果子”。
初夏时节,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运河镇的千亩红富士苹果基地,500亩果树枝叶繁茂,清润的果实挂满枝头。工人们忙着用支架固定果树,并在上方覆盖防护网。
现在不少地方正是油桃成熟的季节,云南丽江东江社区的千亩油桃喜获丰收,果农们忙碌不停。
我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优质果品供给不足。要实现我国果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果业强国,就必须在保持产销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优质供给,由果品“高产”导向转变为“优质”“营养”“功能”“感官”导向,早日实现“果业5.0”。
近年来,新梅受到全国消费者追捧,成为水果界的新宠。2022年,沈军华家的新梅卖了22万元,他盘算着今年能卖出30万元。
陕西省各级果业管理部门积极研判应对措施,指导果农完善果园管理技术,果农应对灾害气候的技术能力逐年提高,水果产量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