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15周年_头条动态 >  正文

国家能源集团:把绿色写进东海之滨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网 时间:2020-09-28 11:57:12

字号

“绿色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十年来,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浙江宁波风电公司始终践行“两山论”发展理念,在集团“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治企方略引领下,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工作,全力打造碧水蓝天工程,四座风电场巍然崛起、风采盎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为浙江省陆上山地风电场绿色发展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骨子里的“绿色基因”


宁波风电公司的鄞州白岩山风电场的道路,被称为“最美风车公路”。蓝天白云的大图景下,葱郁的山头交叠盛开着黄白两色花朵,山间伫立的风机在阳光下映出童话般的光晕,无愧于其“网红风场”美誉。而这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600677544204.jpg

图为被网友评为“最美风车公路”的国家能源集团鄞州白岩山风电场


在风电项目设计施工之初,该公司便将“绿色基因”融入其中。每次经过山脚下的那幢废弃空置房,规建部的虞奇波都会回想起那段艰辛难忘的日子。十年前,他们就租住在那里。“这里离工程现场近,方便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小虞回忆道。


山上荆棘丛生,蛇虫出没,为了减少工程开挖量,减轻生态破坏,他们一处处的勘测对比,优化设计方案,手脚被藤刺划破,皮肤晒伤、蜕皮都成了常事,几十公里的山路,来来回回不知跑了多少次,跑坏了鞋,磨破了脚。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白天跑现场勘测协调沟通,晚上学知识想方案出对策,规划区域的地形地貌也一点一滴了然于心。“到最后,看一个转弯就知道能过多大的车,看一处平台就直接能估算出面积。”回顾过去,小虞情不自禁地笑道。


结合山体形状和等高线,借用运输道路和周边地形地貌,宁波风电努力缩小机位面积,在与设计院、施工方沟通后,将平台设计值从1800平方米优化1500、1300、1000平方米等合适大小,穿山风电场道路长度由24公里缩短至19.4公里,仅凭此一项减少用地50余亩,节约工程投资582万元。


为获得最佳送出方案,他们一方面研究政策,一方面找上门与电网公司协调,最终争得施工简便、线路短、占地少、投资省的T接方案。与最初设计方案相比,风电场架空送出线路共计缩短35千米,塔基减少6基,创宁波电网用户工程先例。


在穿山项目建设前,浙江区域风电场的道路标准为泥结石路面。在年降水量高达1400毫米的浙江,这意味着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要想改变,必须实施道路硬化。


但高山风电场的建设成本本来就高,道路硬化也没有硬性规定,如何抉择,成了摆在宁波风电面前的又一难题。


经过仔细核算,硬化投资部分占总投资额的2.5%,按运营期20年来算,平摊到每年约45万元,对盈利影响不大,却可以一次解决水保问题,既方便风机检修,又能提升企业形象,一举多得。


自此,穿山风电场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第一个实施全程道路硬化的高山风电场,先后获得浙江省“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茶山风电场也率先斩获浙江风电行业首个“国家优质工程奖”。


“小伤疤”也要披上绿装


南方雨水丰沛,风电场所在沿海山地受台风、暴雨、冰冻频繁影响,对风电场的水土保持工作带来了更为严苛的考验。


2012年,风电场运维人员在日常巡检过程中发现部分进场道路、风机机位山体出现裸露。为了让这些大地上的“小伤疤”全部披上绿装,宁波风电自此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高标准养护历程,在道路边坡、路肩、风机平台、升压站、中转堆场等开挖区域因地制宜撒播草籽,栽种适种树种,同时组织专人定期养护,维护已建水土保持工程,提高固土护坡和绿化景观效果。


1600677497247 (1).jpg

图为员工在风场周围修复绿植


陈攀是该公司规建部的主管,说起风电场的一草一木,那可是如数家珍。台风前去排查边坡水沟,台风后去检查树木损伤,有时养护工人来不及做,小陈就带着大家就地取材,利用升压站废弃的竹排做好支撑杆,给每一颗因台风造成倾倒的湿地松搭上固定支架,让它们重新站立起来。


为了让栽下去的绿植种得活,长得大,小陈可没少费心思。因为长期往风电场跑,他发现宁海茶山上的栽种的红叶石楠不仅比另两个风电场小了很多,而且有些叶子还是光秃秃的。经过仔细观察,原来罪魁祸首是附近村民放养的牛羊。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当天就查阅资料,请教苗圃专家。


“湿地松的口感不好,动物们不爱吃,而且耐劳又耐瘠,最适合咱茶山海拔高、台风多、有牛羊的风电场。”就这样湿地松在茶山安了家。


绿色生态的理念也早已植入每位宁波风电人的心中,他们曾利用节假日,上至公司领导,下至普通员工,几十个人从早干到晚。傍晚的山顶寒风凛冽,雨水和汗水浸透了所有人的衣衫,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渴了就喝口自带的姜茶,饿了就拿块饼干填填肚子。两天后,2000颗湿地松组成了东海云顶的一抹“新绿”。


1600677468780.jpg

图为员工扶起被台风吹倒的山间绿植


成立10年来,宁波风电公司为维护周边生态环境,在70多公里的风场道路两侧和风机平台上共种植爬山虎25万株、红叶石楠25万株、播种花卉草籽约2000公斤……总计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绿化面积达到700余亩。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呈现在世人眼前,每到春夏之际,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拍照留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目前,我省北仑、宁海、鄞州等地陆上风电的高标准建设,已经将风电与青山、碧水、蓝天有机融合,成为了当地一道科普教育、旅游休闲的美丽风景,实现了陆上风电应有的经济社会价值。”小陈指着浙江省《陆上风电与美丽景观协调建设导则》前言里的这句话,颇为自豪,“你看,这里提到的北仑、宁海、鄞州这几处风电场都是我们的。”


由于在风电场建设初期对道路硬化、生态修复、建筑整修等各方面提高了建设标准,始终严于精细管理,严守生态环保,水土保持效果良好,宁波风电作为浙江省陆上风电与美丽景观建设推广模板,风电场的部分建设规范标准也被省能源局采纳。


在2017年浙江省陆上风电项目开始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整改中,该公司每年的生态维护费用不足其它同类风电项目的十分之一,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助推公司增收创效。


浙江是绿水青山的发源地,生态环保走在前也为宁波风电赢得了不少机遇,小陈回忆道:“有次在和当地政府沟通前期项目时,三家风电企业同我们参与竞争,当时就觉得这次不好谈了,结果政府详细了解情况后说,‘宁波风电水土保持工作是做的最好的’,当即决定与我们合作。”


风电场的生态保护工作,不仅获得了所在地的肯定与支持,也在省内及全国树立了良好的美誉度。由于生态复绿效果显著,省内外同行也纷纷组团前来调研。


良好美誉度带来的机会至今让风电场场长助理虞亚杰记忆犹新。2018年,虞亚杰和同事备战国电电力风电运检技能竞赛,由于参赛机型的变流器与平时所接触不同,他便试着联系河北保定变流器企业可否去现场学习,当他报完公司名称后,对方很干脆的回复道:“你们是‘宁波最美风车公路’那个风电场吧?我们去过你们那里参观,各方面都很不错,你们直接过来吧。”一个月后,宁波风电争得了这次风电运检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虞亚杰本人也获得了个人二等奖的好成绩。


1600677442478.jpg

图为一对新人在美丽风电场为背景拍摄婚纱照


生态美丽景观风电场的建设不仅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也带来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附近村民增收致富。特别是鄞州白岩山风电场,每年旅游人数超过20万人次,风电、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效果显著,当地村民依托游客开建民宿、进行农副产品销售,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约5万元,极大程度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青山相依碧水为伴,企业创效农民增收。每一个十年都有其动人的故事,展望未来,宁波风电公司将继续以‘两山’理念为统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打造好绿色、高效、创新、和谐型风电场,为美丽中国建设、推动‘两山论’成果转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惠阳)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