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名专家参与了杞麓湖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弄虚作假,他们都拿了数额不等的评审费、专家咨询费,出具了“同意”“原则同意”等意见,无一人给出“不予通过”意见或选择退出。
云南省纪委监委近日曝光了玉溪市通海县杞麓湖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专家假”“假专家”问题。
据了解,这29名专家分别来自云南大学、玉溪市水土保持工作站、玉溪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玉溪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玉溪市水利局、玉溪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云南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云南农业大学、玉溪市生态环境局通海分局、昆明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师范大学、玉溪市环境监测站、通海县水利局、通海县农业农村局、通海县杞麓湖管理局等高校、科研院所及有关监管部门。
评审通过的项目干扰国控水质监测点采样环境
2021年4月,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云南省玉溪市督察发现,通海县采取弄虚作假手段,干扰国控水质监测点采样环境,主要涉及杞麓湖柔性围隔、水质提升和补水管道向湖心延伸3个项目。
其中于2020年3月至12月间,通海县投资4.85亿元,陆续在杞麓湖边建成6座水质提升站,期间未办理环评审批手续。据了解,这些水质提升站主要是从杞麓湖取水,经臭氧净化后再排入杞麓湖,而不是对环湖截污工程截流的污水进行治理。这种放着入湖污水不治理,而对局部湖水水质进行简单治理的做法,对于杞麓湖达不到有效治污的目的。
此外,玉溪市以生态补水名义,投资2650万元建设通海支管马家湾补水口工程,从大龙潭引水入湖;通海县假借增强水动力、增加水循环之名,投资2093万元,建设了5条长1.5公里-4.5公里的入湖延伸排水管道,将生态补水和部分水质提升站出水输送到水质监测点附近区域,稀释水体污染物浓度,人为干扰水质监测采样环境。玉溪市还投资2300万元,用PVC双面涂层防水布,在湖心国控监测点周边建成内外两圈U字型柔性围隔工程,从而在监测点周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水域,以达到防止好水流出去、差水流进来的目的。
上述人为干扰措施实施以后,2020年第四季度,杞麓湖湖心国控水质监测点位COD平均浓度由第三季度的52毫克/升骤降至40.3毫克/升,造成杞麓湖水质改善的假象。
专家评审走过场为造假的工程项目“背书”
杞麓湖水质改善造假,为这个项目做评审的专家们难辞其咎。
云南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29人中,有些专家在参与项目论证、评审的时候,发现了问题,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最后出于自身利益、科研、人情等方面考虑,还是签下了“同意”意见;有些专家出于走过场、拿“出场费”心态,频繁参与相关项目评审会,却不关心项目的具体内容;有个别专家扮演“科研掮客”角色,在当地党委政府、项目承接方、技术专家之间牵线搭桥,一手拿施工方的好处,一手笼络专家参加各种项目评审会;有些专家竟然没有相关资质和专业背景,只是临时凑数、救场的。
为何杞麓湖造假工程得到专家们的顺利“背书”?究其原因,与评审专家圈内遵循的老“规矩”不无相关。
云南省纪委监委调查发现,此次参与杞麓湖水质改善项目评审的部分专家和企业走得很近。
据了解,专家在明知项目存在瑕疵和问题的情况下,在地方党委政府提出不合理要求情况下,出于“帮助”“补台”的心态,给予项目肯定性评价。地方党委政府得到专家的“专家论证”意见后,更加坚定了推动“问题工程”的决心。就这样,杞麓湖相关项目的评审,在领导“着急”、专家“救急”的“互动”之中迅速通过,“问题项目”匆匆上马。
还有专家之间相互帮衬,卖人情。通过同学关系或师生关系等邀请自己较熟悉的人做评审,也是为了项目“好通过”。
云南省纪委监委指出,一些专家丧失客观、公正、独立的科学研究立场,履行职责不到位,给当地党委政府、施工方“背书”,造成了严重后果。一是出具肯定性专家意见成为当地党委政府上马“问题项目”“造假工程”的决策依据;二是技术把关不严,造成一些工程项目的设计缩水、建设缩水等问题;三是对待关乎民生的重大项目态度敷衍,研究材料不认真、没有深入实地调研、评审走过场,背离科学研究精神,败坏了学术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