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推动疫后绿色复苏与低碳转型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关注点,引导绿色投资是推进“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4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新实践”分论坛举行。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表示,我国国内绿色金融总量和占比已走到了世界前列,很多国家都很关注我国在这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据了解,2021年,我国正式宣布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中国的海外能源投资从煤炭转向清洁能源为全球净零排放转型注入了新动能。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投资于新能源最多的国家之一。那么,国内新能源的发展态势将如何影响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投资及发展?
对此,周小川表示,中国对外宣布以后不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燃煤电厂进行融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政策和信号,会在全球的绿色发展及气候变化中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
“总体来讲,我国宣布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是一个健康的过程,也表明了中国发展的理念和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承担的责任。”周小川认为,中国实际上在风电和太阳能方面也有很强的发展能力,如果我们把政策和发展策略进行调整的话,在“一带一路”沿线解决发展中国家电力需求仍旧能够大有前途。
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上,中国提交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以促使各国在绿色金融议题上达成共识。“在绿色金融方面,中国这些年一直有比较多的进展。从成果上看,目前国内的绿色金融总量和占比也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周小川提到,很多国家也都很关注中国在这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我们要把国内的绿色金融做好,逐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行。”周小川表示,“这种觉悟和理念也会逐步深入人心,到发展中国家、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甚至到发展程度不够的一些国家。”周小川说,随着这样的推行,绿色金融从概念、标准、政策衡量、支持上慢慢可以形成一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