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用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一个个显著的变化,介绍着十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成就。
而其中,黄润秋向大家展示的六张图片,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在大气、水、土、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执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那么这六张图片,具体是哪些内容呢?
图1:华北平原的明珠重放异彩
(现场图片 本报记者邓佳摄)
“大家可以看看这幅图,不管是水质也好,湖岸的生态景观也好,白洋淀成为一道人水和谐的亮丽风景线。”
黄润秋展示的第一张图,来自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白洋淀水质过去长期是劣V类,雄安新区设立以后,河北省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2021年,白洋淀淀区以及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III标准,实现了从劣V类到III类的跨越性突破。白洋淀里多年没有见到的鳑鲏鱼等一些土著鱼类也在逐渐得到恢复,野生鸟类增加到237种,鱼虾成群、水鸟翔集的生态美景再次显现,华北平原的明珠重放异彩。
经过努力,过去十年我国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各地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水污染治理的典型。黄润秋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将着力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水污染防治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转变,尤其是加大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补齐短板、提高质效,不断把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向深入,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2、3 :蓝天白云常态化 故宫星轨璀璨
(现场图片 本报记者邓佳摄)
所谓星轨,便是夜空中繁星划出的一道道明亮的迹线。而星轨图片的拍摄,则是要求空气质量非常好、透明度非常高。事实上,黄润秋展示的北京市PM2.5数据的变化趋势图,正是星轨图得以拍摄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PM2.5从2013年89.5微克/立方米到2021年的33微克/立方米,降低了63.1%,下降了近2/3。重污染天数也从2013年的58天,降到了2021年的8天。蓝天白云在北京几乎是常态,不再是奢侈品。
(现场图片 本报记者邓佳摄)
北京的变化只是我国空气质量变化的一个缩影。黄润秋介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国各地,十年来空气质量都显著改善。十年来,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6%,也超过一半,重污染天数减少了87%;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比2015年减少了51%。我国是第一个治理PM2.5的发展中国家,被誉为全球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
图4:彩鹮、长臂猿等濒危物种重回家园
(现场图片 本报记者邓佳摄)
绝迹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这个问题彩鹮能够回答。
在中国,由于栖息地减少、环境污染和分布区狭窄等因素,彩鹮曾一度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宣布在中国绝迹。而如今,彩鹮再次在国内出现。
而谈到长臂猿,大家想起的可能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句。长臂猿,一类无尾灵长类动物,与猩猩类并称为类人猿。
在李白生活的唐代,长臂猿的分布区已经出现在长江两岸。如今,长臂猿在我国的分布区已大幅退缩,仅存于云南、广西和海南。但极度濒危的长臂猿,在近年来也迎来了新的成员,种群正在不断地扩大。
十年来,我国生态安全屏障有效巩固。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稳步推进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试点,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和濒危物种的拯救工程,划定了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除去彩鹮、长臂猿,“失踪”百年的极度濒危植物尖齿卫矛也再次被发现,112种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实现了野外回归。
图5:土地修复“褐地”变绿地
(现场图片 本报记者邓佳摄)
褐地,是国际环境科学界对城市中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搬迁后遗留下来地块的统称。其内在含义在于,土地有利用价值,但又存在风险,不“白”不“黑”,需要调理。而上海市普陀区桃浦地区就是这样一块“褐地”。
桃浦工业源区曾是上海首批化工工业区之一。1954年,英雄金笔厂、上海橡胶厂、上海中药制药一厂、上海油墨厂、上海香料总厂等享誉全国的工业企业在此诞生。工业建设成就经济发展,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土壤和地下水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上海市在桃浦设置水平向及竖向阻隔通道,将污染土原地阻隔或作为山体中层覆土,上覆种植土,降低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不利影响,同时显著降低修复成本。此外,探索设置污染土集中处置中心,固定场所集中修复污染土,同时污染土壤经修复后原位回填或直接作为桃浦中央绿地下层覆土使用,污染土壤区域内自行消化不外运。治理修复下,桃浦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市中心绿地,成为上海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生态修复的标杆。
桃浦工业园只是土壤污染治理的代表。黄润秋介绍,近年来,一些地区对腾退工业地块,采用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园林造景相结合方法,规划建成了城市绿地,既确保了安全利用,又做到了拓展生态空间、还绿于民,确保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有效统一。
图6:高科技执法让污染无处遁形
(现场图片 本报记者邓佳摄)
“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些企业利用暗管,从地下向海里排污,一般情况是很难发现的,但是在我们的红外成像仪下,无处遁形、暴露无遗。”
黄润秋展示的图片,是红外成像仪镜头下的企业违法行为。事实上,在如今的生态环境执法过程中,现代遥感、大数据等一些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以及走航车、无人机、无人船这样现代化执法装备得到充分运用。“空天地”一体化的问题发现机制的构建,便于精准识别问题和线索,大大提高了对违法行为的发现能力。同时,生态环境执法也在持续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恶意违法企业精准打击、严惩重罚。
近十年,我国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建设进入了立法力度最大、制度出台最密集、监管执法尺度最严的时期。黄润秋指出,这十年是立法力度最大的十年,是生态文明制度出台最密集的十年,是监管执法力度最严、法律制度实施效果最显著的十年。
黄润秋指出,生态环境部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持续完善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体系,推进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同时加大对企业的指导帮扶力度,助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