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市场 >  正文

废品回收里藏着多少大买卖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时间:2025-08-21 15:53:00

字号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位曾经的大学教授通过回收二手废旧电池创立了一家上市公司,并将生意做到了全世界,而这家公司一年收入高达300亿元。相关报道引发高度关注,“大学教授收废品,一年狂揽300亿元”也一度冲上热搜。


废旧电池回收,的确是门大生意。自2015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呈爆发式增长,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背后,动力电池的‘退役潮’也将迎来爆发。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聚焦绿色、安全、高效处理废旧动力电池,已成为一门新的、迫在眉睫的产业。据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产业研究部预测,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82万吨,自2028年起,退役量将超过400万吨。


“退役的动力电池一般仍有70%-80%的剩余容量,可降级用于农业机械、小型微电动工具、储能、备电等场景,拆解的材料中仍有大量的有价金属以及其他可再生利用材料,可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一位相关行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退役电池可降级用于备电、两轮车、小型储能等场景。对于无法梯次利用的电池则进行再生利用,破碎提炼出锂、钴、镍等有价值的金属材料循环利用。


瞄准这门生意的企业已经有不少。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国内电池回收相关企业现存量达18.83万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达31.71%。从注册量角度来看,近十年来相关企业年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2.77万家相关企业,其中前7月注册量达2.6万家,同比增长7.51%。


在业内专家看来,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还属于一个有待挖掘的蓝海产业。“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势不可挡。然而,与新能源汽车息息相关的动力蓄电池的报废及回收利用的发展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在初级阶段。”有专家对记者估计,从我国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到如今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时间,如果按照电池保质期的5—8年的标准来计算,那么,其动力蓄电池也已进入“淘汰期”。伴随新能源车的退役,有大量的动力蓄电池也等待更新或拆除。


亦有一些金融机构瞄准了这门生意。“尽管看起来是大项目,但贷款并不容易。”广州银行江门分行有关业务负责人给《金融时报》记者解释,过去几年来,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参与者良莠不齐,行业政策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民营小企业小作坊市场占有比例较大,高标准企业的发展前景尚未明朗。一些项目经营主体为新成立的企业,缺乏历史经营数据,只能依靠未来测算数据判断其还款能力,第一还款来源不明确。此外,该项目本身的抵押物价值较低,且股东不提供连带责任保证,第二还款来源不充分。


“按照传统的方案,这个项目贷款遇到了很多挑战。经过详细研判,我行推出了‘固废贷’,帮助企业融资。”广州银行解释,所谓“固废贷”,是一款绿色金融专项产品,有针对性解决上述挑战。通过对实施主体控股法人已投产的同类项目、上下游公司结算情况、行业评价、财务及经营情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适当对该类型项目实施主体放宽准入要求。


同时,为了控制风险,对贷款实行了三重联保,采用“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在建工程抵押+机械设备抵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担保模式,实现申请人信用风险全覆盖。其中,贷款前期采用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在建工程(或不动产)抵押;在机械设备购置发票齐备的前提下,放宽至1月内将设备抵押;对项目实施主体已与主要下游签订框架采购协议,且交易对手满足“固废贷”中对付款方的准入条件的,在考虑到项目土地使用权及后续地上在建工程市值上,广州银行追加应收账款质押作为担保方式之一。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围绕动力电池的金融创新还有很多。例如,建设银行惠州市分行获悉亿纬锂能的投资计划和融资需求后,为“车用高性能软包锂离子动力电池智能制造项目”“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等在建项目提供固定资产贷款,助力突破动力电池产能瓶颈;并在企业扩产的关键时刻,向亿纬锂能控股股东提供并购贷款融资方案,为亿纬锂能控股股东提供了9亿元的并购贷款融资,助力亿纬锂能圆满完成定增;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广汽集团旗下专业汽车保险公司,为新能源车辆提供保险服务,利用深耕汽车产业链积累的防灾防损风险管控经验,众诚保险编制了《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存放管理规范》团体标准。


“这是一个越来越专业化、同时也前景广阔的赛道。”有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在业内人士眼中,绿色金融也正成为中小银行建立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抓手。“近年来,随着大行的业务下沉,中小银行也面临着比较明显的竞争压力,绿色金融是一些银行发展的一张‘名片’。”有金融机构人士表示。(作者:马梅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新型储能迈入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