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一周观察 >  正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吴波:走出治沙就是多植树的误区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23-06-12 11:19:41

字号

200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开启了新时期由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带动的荒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经过70多年的研究和积累,我国已建立荒漠化防治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荒漠化和沙化状况持续好转,沙尘暴造成的危害明显减轻。


“要防沙治沙,就应该多植树”“将沙漠变为森林”……近年来,社会上持类似观点的人有不少,但这里面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树治沙”“沙变土”并不是绝对的正确命题,什么样的沙漠需要治、怎么治,应遵循科学的标准或满足必要的条件。


在我国,荒漠化发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有两类地区:一是主要位于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北方农牧交错区,分布有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和呼伦贝尔四大沙地,这些地区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荒漠化,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中部和东部、陕西北部等;二是干旱区内沿内陆河分布或位于内陆河下游的绿洲地区,由于过度利用内陆河水或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绿洲退化,造成天然植被衰退和死亡、地下水位下降和湖泊干涸等。


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主要表现在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匮乏;植被低矮、稀疏,覆盖度低;土壤主要为风沙土和漠土,持水性差、养分含量低;地表普遍覆盖着松散沉积物,容易风蚀。因此,这些地区在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抽取地下水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荒漠化。


“近自然恢复”是荒漠化防治应坚持的科学理念,即利用本地乡土物种,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到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与地带性植被接近的生态系统。通过科学有效的人工辅助和管理措施,依靠自然生态过程,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到受人为干扰前的状态,从而实现恢复后生态系统的生物的多样性、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人为因素造成的荒漠化土地能够加以恢复治理,是因为这些地方曾经是森林、草原、湿地或固定沙地,而那些天然的沙漠,并不应进行人工干预。


根据科学界的普遍共识,沙漠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长期地质环境演变的结果,造成沙漠环境中植被低矮稀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缺水。沙漠地区不缺土壤,风沙土本身就是一种土壤类型。我国干旱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年降水量只有不到200毫米,仅靠天然降水无法支撑大量树木生长,大面积或高密度种树会降低地下水位,耗光土壤水分,导致沙漠生态系统崩溃。


科学研究早已证明,只有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荒漠化土地,才有可能治理和需要治理,治理方式也并不局限于种树,应该乔灌草结合。荒漠化治理应该“以水定绿”,即恢复的植被不能超出水资源承载力。而对于天然的沙漠戈壁,保持其原始状态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让在其中生存的动植物不被打扰,才是最好的选择。总而言之,我们应始终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荒则荒”。


(节选自《治沙就靠多植树?你对荒漠生态可能有些误解》)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