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中国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81%。沙化土地面积168.7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58%。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让我们重温塞罕坝故事,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经过怎样艰苦卓绝的创业与坚守,终让荒漠变绿洲。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片绿洲,是皇家猎苑。后来,开垦伐木,逐渐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荒漠,黄沙荡荡,看不到尽头。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接续奋斗,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塞罕坝,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从荒漠变绿洲。
这,就是塞罕坝。
坝梁春色 林树国摄
历史上“千里松林”变荒漠
塞罕坝,蒙语,意为“美丽的高岭”,曾是皇家的后花园。
辽金时期,塞罕坝是绿洲一片,号称“千里松林”。森林茂密,鸟兽繁多。水草肥美,花香怡人,呈一片祥和之气。
原始森林气候凉爽,清幽雅静、情致醉人,是闲游、静修之所。于是,自然也成了清帝避暑的风水宝地。
因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开围放垦,森林植被被破坏,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当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胜境不复存在。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而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浑善达克沙地的海拔高度1400米左右,北京的海拔43.71米,紧邻的浑善达克、巴丹吉林等沙地沙漠继续南侵,像两头饿狮,直犯京城。
国家气象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尘天数56.2天。塞罕坝此时已是"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草木不见,黄沙弥漫,风起沙涌,肆虐地扑向一百多公里外的北京城。
建场前的荒原(塞罕坝林场供图)
建国初期,塞罕坝一带已经彻底荒漠化。这片昔日有“千里松林”之称的美丽高岭,已荡然无存,着实成了看不到尽头的一片荒原。
塞罕坝人书写的传奇
从一棵树看见一片森林,这不是寓言,而是塞罕坝人书写的传奇。
在塞罕坝,有这样一棵树。它不是一棵普通的树,而是承载着无限希冀的树,由于它的出现,昔日的荒漠塞罕坝,已演变成了今日的百万亩林海。它究竟承载着怎样的传奇呢?
当年发现了一棵粗壮挺拔的落叶松(塞罕坝林场供图)
塞罕坝最低气温零下43.3℃;年平均气温零下1.3℃;年均零下20℃以下,低温天气达4个多月;年均无霜期52天;年均积雪期达7个月。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使人难以生存。
1961年10月的塞罕坝,寒风吼叫,大雪漫舞。想想“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副局长刘琨,率队策马行走在冰天雪地的坝上,为我国北方第一个机械林场选址。
当他默默站在荒漠无际、寸草难生的塞罕坝,心中疑惑万分,仰天长叹。难道是上天给他开了一个如此大的玩笑?若想在此造林,岂不是想当然?
所谓事在人为,不屈服于命运的刘琨,怀着期盼行走在艰难的路上,踏过一片片沙地,每经一地,无不期待奇迹。
整整在荒原上考察了三天后,终于在康熙点将台的石崖下,发现了天然落叶松的残根。有残根?这个线索实在让刘琨顿时喜出望外,决定继续寻找。最后,竟然在荒漠的红松洼一带,发现了一棵粗壮挺拔的落叶松。
“这棵松树少说有150多年,它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标本,证明塞罕坝上可以长出参天大树。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正是这棵松,给了他无限希望。
鉴于对于塞罕坝的奇迹发现,他建议在塞罕坝建立大型国营机械林场,并着手制定方案。方案的任务之一,就是“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
1962年2月14日,林业部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
1962年9月,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369名青年,怀着远大理想,一路北上,奔赴令这些年轻人向往的塞罕坝。这些创业者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其中,大、中专毕业生140人。
创业者住过的房子(塞罕坝林场供图)
当时,组织任命承德专署农业局局长王尚海任书记、承德专属林业局局长刘文仕任场长、林业部工程师张启恩、丰宁县县长王福明任副场长。自此,拉开了治沙造林的序幕。
塞罕坝气温零下40多度,滴水成冰。除了寒冷,就是风沙。六级以上大风平均76天,有句谚语称,“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
若问当时天气能冷到什么程度?雪深没腰,所有的道路都被大雪覆盖。用林场老职工的话说,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冰,抱着火炉子也不会有热的感觉。晚上睡觉要带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铲,铲起来全是“铛铛”的声音。
如果说住房是难题,那么饮食更是成了大问题。老职工说,“那时最好的饭菜,也只不过是黄豆沾点油。喝的水是黄色的,那是用地上的雪化出来的。”刚到塞罕坝的职工,不适应,很容易生病,感冒、肠炎、胃病是常事,林场又没有医疗室。
林场的希望,因为共同的坚守,又多了一分。
林场没有树苗,是从外地引进的。1962年,林场种植了1000亩树苗。到了秋天,发现成活率不足5%。
塞罕坝人不相信命运,决定从头再来。1963年春,塞罕坝又种植1240亩树苗,此次成活率比上一年略高,但也不足8%。如此下去,何时才能让荒漠变绿洲?
196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尚海发现了“马蹄坑”。马蹄坑位于总场东北部10公里处,三面环山,南临一条小河,形如马蹄踏痕,共有760亩地,地势平缓,适宜机械作业。
这年的4月20日,王尚海、刘文仕精心挑选了120名员工,调集了最精良的装备,分成4个机组,挺进“马蹄坑”。
当年“马蹄坑”机械造林幼林地(塞罕坝林场供图)
前两年的一度失利,让王尚海的团队潜心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个结论不是内因造成的,而是外地苗木在调运中,容易失水、伤热,且适应不了塞罕坝风大天干和异常寒冷的气候。于是,林场决定自己育苗。
经过考察、摸索、实践,塞罕坝改进了传统的遮荫育苗法,摸索出了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大大增加了育苗数量和产成苗数量,彻底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在此期间,林场改进了苏制造林机械和克罗索夫植苗锹,创新了“三锹半”缝隙植苗方法,大大提高了植苗速度。
四月的塞罕坝,白天气温在通常在零度以下。每个人的雨衣外面都溅满了泥浆,冻成了冰甲,走起路来,咣咣直响。晚上就睡在提前挖好的地窖里,被窝里冰冷似铁。还有人发明了一个办法,找一些砖头和石头,扔进火堆里烧热,再捡回去放在被窝里,抱在怀里,可以暖暖地入睡。
无数个奋战的日子,充斥着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的辛酸。他们在这份辛苦里,不知不觉种下了绵长的回忆,逐渐化为点点滴滴的希望。这一年,“马蹄坑”造林688亩,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这对塞罕坝人来说,数不尽的日日夜夜的期盼和所有的辛苦付出,就两个字:值得!
在塞罕坝,还流传着六女上坝的感人故事。陈彦娴,便是其中之一。
那时,全国都在学习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典型邢燕子和侯隽。一腔热血的陈彦娴,当年19岁,正在读高二,在那股奋进的力量感召下,总觉得自己是否也应该向她们一样,做出一番成就来。
陈彦娴和宿舍其他几位姐妹聊梦想,“要是能像北大荒的女拖拉机手梁军一样,开拖拉机驰骋在原野上,那有多好呀!”
六姐妹一拍即合。
陈彦娴的邻居刘文仕,当时任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场长,听说那里正在大规模机械化造林,何不找一找他?六姐妹商定后,给刘文仕去了一封信,描绘了她们的远大理想,希望能到坝上去造林。
这封信很快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塞罕坝欢迎她们这样的热血女青年。学校老师们对于憧憬梦想的六位女学生,不仅没有拒绝,还给她们开了欢送会。
1964年夏天,承德二中陈彦娴、甄瑞林、王晚霞、史备荣、李如意、王桂珍6名正在备考大学的女高中生,抛弃大学梦,怀着对林场的远大憧憬,不顾家人反对,到了荒漠无际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当工人。
陈彦娴清楚地记得,第一天,林场给她们吃的是一顿黑面饼和炒蘑菇,几人皱着眉头,难以下咽,却看到书记、场长、其他工人们吃得津津有味。在接下来的许多天里,她们吃的都是含有麦芒的黑莜面、土豆、咸菜,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水,有时粮食供应不上,就煮莜麦粒就盐水充饥。
后来,六姐妹才知道,第一天的饭菜,是林场招待贵客的待遇。
六姐妹被分到千层板林场苗圃。苗圃育苗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为了掌握好播种时盖土的薄厚和压实度,她们就拿播种用的滚桶和刮板一遍又一遍地练,手臂练肿了也不停。然而,苗圃育苗用的是有机肥,赤手拿粪勺掏大粪也成了她们的日常工作。
进入10月,坝上天寒地冻,大雪封门的时候,为了保证苗根不失水,她们还要在泥塘里作业,即使穿着棉袄,也是冻得直哆嗦。每人平均每天选上万棵苗,收工时,腿也不听使唤,腰也直不起来,整个人像僵住一般。用陈彦娴的话说,在苗圃工作的职工,罗圈腿、风湿病都是常有的事。
“六女上坝”的故事,感动着许多人。用她们的话说,为了林场的希望,再苦再累,一切都值得
塞罕坝传奇的故事还有很多,正是这些传奇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塞罕坝变绿洲的希望。
塞罕坝林间雾灵香花芥 林树国摄
让荒漠变绿洲的现实
与建场初相比,塞罕坝机械林场有林地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现在的82%,林木蓄积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036.8万立方米。林场湿地面积10.3万亩。森林资产总价值231.2亿元,每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155.9亿元,为京津冀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
承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说,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塞罕坝机械林场积极实施了塞罕坝精神宣传教育、森林草原“防火墙”、森林资源培育与质量提升、基础设施补短板等八大工程,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奋力续写新的绿色奇迹。截至目前,八大工程各项重点任务已基本完成并取得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今年塞罕坝又开启了“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将进一步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提升森林“四库”功能,不断构建创新引领、数字赋能、生态提质、资源增效发展新格局。
塞罕坝雾中林海 林树国摄
几十年过去了,塞罕坝已经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而今,似乎大家一听到“塞罕坝”三个字,都想去塞罕坝一游,感受塞罕坝催人奋进的精神,观摩塞罕坝林海般的大林子。
安长明描绘了塞罕坝的景象,当下正是塞罕坝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林海苍翠连绵,绿草如茵铺展,野花竞相开放,微风清爽怡人。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经过三代人接续奋斗,植绿荒原,有的因公牺牲,有的终生残疾,塞罕坝艰苦创业、永不服输的精神着实是催人奋进、鼓舞人心。
近年来,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集体、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范例、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