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煤炭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财务绩效已无法全面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企业需承担更大责任,在环境保护、气候治理、社会责任等方面创造更大价值。
当前,煤炭行业正加快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积极推进ESG融合,取得有益进展。一批煤炭企业在智能化建设、绿色能源开发、节能降碳等方面持续发力,并建立完善的ESG架构体系。但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整体较低,仍需将社会责任理念持续融入企业战略、重大决策和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有机融合。
推进绿色化科技化转型
在山东能源集团杨村煤矿,工作人员通过键盘输入指令,屏幕中数字孪生采煤机开始运转,远处工作面的采煤机同步启动。据工作人员介绍,该矿薄煤层工作面最低处不足一米。智能化开采不仅解决了狭小空间内人工开采的劳动强度大、产能提升难问题,支架自动跟机、智能异物识别、少人化巡检也提升了安全性。
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表示,近年来,山东能源集团持续推动智能化建设提档升级,实施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标准建成9处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27处符合国家智能化示范标准的煤矿,智能开采产量占比超过86%,新建正规采煤工作面全部实现智能化开采。
多家煤炭企业在深入推动传统能源改造升级的同时,也着力打造绿色新增长点。国家能源集团全面推进安全高效绿色矿山建设,深入推动煤炭与煤电、煤电与可再生能源“两个联营”,加快推动“三改联动”,常规煤电机组100%实现超低排放;中国中煤落实一批清洁高效煤电项目,煤矿沉陷区渔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建设露天矿复垦区光伏发电项目,实现传统能源和新能源耦合发展;潞安化工集团司马煤业开展矿区美化工作,绿化面积6.13公顷,绿化覆盖率32.7%,可绿化面积覆盖率达到100%。
有力推动ESG理念落地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持续向“新”向“绿”转型升级,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十年来,全国原煤入洗率、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土地复垦率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山西焦煤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建泽表示,截至今年5月底,煤矿智能化建设投资累计完成1120多亿元,全国正在开展智能化建设的煤矿有890余处,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993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2232个。据初步统计,重点煤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单班作业人员减少6人以上,劳动工效提升20%以上。
伴随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煤炭企业成为ESG理念在国内的推广落地的重要参与方。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ESG相关政策指引不断完善。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孙守仁表示:“加快煤炭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紧跟ESG和可持续发展步伐,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宽渠道、更多方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战略举措,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答题。”
整体能力仍需提升
《蓝皮书》以43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ESG管理情况为样本。分析显示,其中18家(占比41.86%)煤炭上市公司建立了完善的ESG/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并明确了相关职责分工。从Wind ESG评级结果分布来看,仅中国神华1家企业处于AA级,兖矿能源、金马能源、首钢资源3家为A级。31家企业处于BB级或B级,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孙守仁建议,ESG理念在煤炭行业落地生根,首先要处理好企业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以社会责任赋能传统能源行业。同时,也需要处理好社会责任与ESG的关系,以社会责任治理和ESG能力建设,助推现代化煤炭工业体系建设。此外,还要处理好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高质量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蓝皮书》指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煤炭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任务依然艰巨。同时,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煤炭行业也将同时承担繁重的能源保供责任和降碳压力,需把社会责任理念全面融入企业战略、重大决策和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