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专题 >  正文

2025年全球碳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来源:金融时报 时间:2024-12-20 11:34:25

字号

在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各方就《巴黎协定》第六条第四款机制(6.4条)下的碳信用标准及其动态更新机制达成共识,全球碳市场迎来新的突破,同时也成为全球碳市场发展的又一关键里程碑。全球碳市场机制的建立,将通过提高减排效率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来降低减排成本。


多年来,全球碳市场持续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国际合作日益取得进步,同时,全球碳市场也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新的动力。展望2025年,全球碳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迎来更多的突破与发展。


回顾历史,全球碳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巴黎协定》的签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秀成表示,《巴黎协定》第六条第四款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碳市场机制,这一机制允许国家之间对减排成果进行转移和认定,旨在帮助各国实现减排目标,同时降低全球范围内的减排成本,将为全球范围内的减排行动提供一个更加透明、高效的融资和市场机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全球碳市场。


全球碳市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推动碳减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明晟(MSCI)在最新发布的年度《可持续与气候趋势展望》报告中指出,COP29上,《巴黎协定》碳信用机制方面取得的进展可能促使2025年成为全球碳信用市场的转折点。全球碳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15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70亿美元到350亿美元,并在2050年达到450亿美元到2000亿美元。


具体而言,MSCI指出,全球碳市场的发展将更加“重质不重量”。MSCI碳市场(MSCI Carbon Markets)对超过4000个自愿碳项目的分析显示,47%已注销的碳信用来自低评级项目(B级或更低)。碳项目的诚信度正在提升,低评级信用减少,高评级信用增加,新项目展现出更高的诚信度。


此外,MSCI发现,碳信用的主要使用者在一系列气候指标中表现更佳。碳信用使用者的范围1和范围2排放量年均降低3.6%,而非使用者仅降低1.5%。在亚太地区,碳信用使用者的减排速度是非使用者的4倍,凸显其在减排方面的出色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动全球碳减排的进程中,中国也在持续发力。各方就《巴黎协定》第六条第四款机制达成一致,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碳市场发展。川财证券认为,对于中国而言,《巴黎协定》第六条第四款将使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机制、碳信用交易等与全球市场接轨,获取更多的国际资金支持我国绿色技术出口和能源转型等项目,显著推动我国碳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增强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对于中国而言,全球碳市场机制的建立无疑可以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减排资源和潜在项目,通过在全球碳市场中参与减排项目合作和碳信用交易,不仅有助于实现自身的‘双碳’目标,而且还能够获得经济收益和国际声誉的提升。”董秀成表示。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廷辰分析称,我国需借助碳市场这一机制,引导企业采取节能降碳措施。同时,在国际上,我们也面临着诸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区域贸易规则的挑战,这要求我们加快碳市场的建设步伐。


展望未来,全球碳市场面临着显著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尽管全球碳市场机制在COP29上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但机制的落地和实施还面临着来自资金、公平性、透明度以及国际协调合作等多方面的挑战。


2025年11月,COP30将在巴西贝伦举办,这次会议也被称作“自然COP”。届时,预计COP30还将就国际碳市场规则制定继续谈判。而为推动全球碳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各国需要在碳市场技术创新、政策法规以及国际协调合作等方面加强交流,共同应对风险与挑战。(记者 刘燕春子)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