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碳交易 >  正文

南京锚定“双碳”主战场 “走在前、做示范”

来源:中国环境 时间:2025-03-12 10:20:38

字号

——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5%,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为实现碳中和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政府印发《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聚焦打造“低碳创新策源城市、低碳产业引领城市、低碳生态示范城市”,明确了“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南京市碳达峰行动的主要目标,为推动实现碳达峰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


作为省会城市及长三角特大城市,南京市积极锚定“双碳”这片主战场,系统谋划、科学布局、多元发力,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降低60%碳排放


首个零碳园区完工并升级


园区用电自发自用,余电还能上网、新能源安防机器人上岗巡查、屋顶光伏节能储能……这些智慧低碳的应用场景出现在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


2024年12月,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生态科技岛的“江岛智立方零碳园区”项目顺利完工。这是江苏省首批、南京市首个零碳园区项目,并荣膺2024全球零碳城市实践先锋奖铂金级奖项。


“‘零碳’是指采取节能减碳措施减少碳排放,并采取碳吸收措施抵消部分碳排放,以达到‘零碳’运行的碳中和目标。”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相关负责人介绍。


走进园区,只见8栋五角形的低密度独栋办公楼颇具科技感。其中,零碳科技馆是园区内零碳技术集中展示的场所,集成了光伏、储能、直流配电及柔性用能技术,可以实现科技馆能源的自给自足。除此之外,园区早在规划之初就引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筑按绿色二星级标准设计建造,通过设置中庭、底层架空、利用高性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可提升10%。


 “地源热泵多联机空调,比常规空调节能30%;配置LED节能照明、高能效设备等,相比常规建筑,建筑能耗降低约40%。”数据直观反映着减排效果。“今年1月,我们还完成了对零碳园区的升级优化,在建筑屋顶上安装了1M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每年可发电约100万度。”生态科技岛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测算,光伏发电站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85余吨,比升级前可降低25%—30%的碳排放。”


园区现场还有许多新型的光伏设备,如光伏垃圾桶、光伏座椅。值得一提的是,园区还配有智慧能源与监控平台,可以全面监测园区内各种能耗与碳排放,通过可视化的数据分析,确保了园区高效、可持续的运营。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场。江岛智立方零碳园区的建设是南京践行‘双碳’战略的一次全新升级,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碳减排所所长杨峰介绍。


image.png

图为江岛智立方零碳园区


成交价1万元


首笔新能源公交充电碳交易完成   


碳减排量500吨,总成交价格1万元。近日,南京市高淳区建发集团旗下企业——南京淳科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淳科公司)在苏州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完成南京市首笔新能源公交充电碳交易。这意味着南京市公共交通领域在碳减排和绿色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新能源车是碳减排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淳科公交从2014年起持续推动新能源公交车的更新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在运行的公交车达439辆,其中新能源车数量占比约96%。”淳科公司投资发展部部长肖万维介绍。


在进行碳交易前,淳科公司应用苏州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的科学方法,邀请第三方对全区11座公交充电场站进行了碳资产核证,初步核定2020年9月—2023年12月累计充电量约2240万千瓦时,可认定碳减排量约9800吨。


2024年12月19日,淳科公司首批上线交易1118吨碳减排量,12月30日成功交易500吨,成交价格每吨20元,总交易额1万元。按照平台当前交易价格计算,公司核证的碳减排量如果全部完成交易,将获得近20万元的“绿色收益”。


“碳交易市场机制是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碳减排行为转为碳资产价值,能够一定程度上补贴和支持企业运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高淳建发集团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公司通过减排行为获取额外一笔绿色收益,有助于实现公共交通绿色可持续发展,也为助力南京‘双碳’目标如期实现、促进绿色低碳出行作出新的‘公交贡献’。”


image.png

图为南京淳科公交车队


“碳”路前行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走在前、做示范”


绿色的车头、橙色的车身,车头和车身之间是巨型电池矩阵……走进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的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一辆辆全长20米、最大牵引能力37吨的新能源产成品运输车辆在内部厂区和港口之间有序行驶,与往日排出大量尾气、吵闹轰鸣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2024年2月,装机容量61MW/123MWh的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钢储能”项目竣工并网。这是国内单体功率最大的用户侧储能项目,也是全国采用先进组串式储能系统的最大工商业储能项目。


位于六合区的兰精(南京)纤维有限公司近年来实行了“1+5”系列绿色化改造项目,目前已建成三条现代化生产线,专注于特种纤维素纤维生产……


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推动节能降碳,南京市不少传统企业主动参与进来,加快绿色转型。


不仅如此,近年来,南京市认真落实“双碳”战略部署,紧扣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推进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重点领域低碳转型。


在农业生产方面,南京普朗克科贸有限公司是获得全国首批“零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5家公司之一。在这里,1000亩蔬菜用的是有机肥。


在打造绿色低碳社区方面,位于南京四方新村的江苏全省首个老旧小区“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充电站建设完成,光伏顶棚下的充电桩整齐排列,可以同时为8辆新能源汽车充电。


在乡村建设方面,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九华村成功通过专家组现场认证和审核,获得“零碳乡村”认证证书,实现全域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建设构想,探索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路径。


近年来,南京市积极践行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鼓励创新示范,有序推动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产生活等举措,全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得到明显控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为绿色低碳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碳”路前行,南京奋斗正当时。下一步,南京市以“双碳”工作为引领,以《实施方案》重点任务为目标,持续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升城市发展的含绿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image.png

图为位于南京市四方新村的江苏全省首个老旧小区“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充电站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