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碳汇 >  正文

国内首个黄河三角洲滩涂碳汇方法学落地河口

来源:东营日报 时间:2025-03-25 11:04:28

字号

近日,河口区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建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施的“河口区滩涂碳汇方法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研究成果《飞天碳方法学滨海湿地滩涂》已在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碳普惠分会成功备案。标志着我国首个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滩涂碳汇方法学实现实践转化,开创了国际蓝碳开发新范式。


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口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依托214.21千米海岸线、2262平方千米浅海海域的生态优势,聚焦海洋固碳储碳,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建碳科技实施VCS湿地碳汇开发论证,打造黄河三角洲数智碳谷平台,超前布局国际自愿减排市场。历时9个月攻克技术壁垒,《飞天碳方法学滨海湿地滩涂》获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碳普惠分会权威认证,填补了国内滩涂碳汇计量体系空白。根据本方法学估算,河口区50万亩滨海湿地可产生VCS碳汇4万吨/年,预计实现经济价值400万元/年。


下一步,河口区将优化完善黄河三角洲数智碳谷服务功能,深入实施湿地范围核查,全面统计植物面积、生物多样性,广泛收集湿地碳汇开发授权协议,全面融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减排与碳汇项目,为沿海地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河口方案,为海洋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