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气体云,作为恒星的“前身”,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依托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以下简称“FAST”),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在一团星际气体云中,首次观测到了由超音速湍流主导的复杂丝状结构网络。这一成果1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天文学》,为揭示处于结构形成早期的星际介质的演化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
7月6日,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之一的广东肇庆浪江300兆瓦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交流励磁系统,在江苏常州通过工厂试验并正式下线。
地下380多米处,部件最大直径超12米的发电机组以每分钟375转的速度高速旋转。在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建设现场,技术人员忙着调试首台机组,向投产目标冲刺。
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P波段大功率超构材料速调管研制成功,并顺利通过所有测试完成验收。这是国际首个大功率超构材料速调管,其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在加速器大功率核心射频器件领域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的关键跨越。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僵尸”充电桩已长期处于废弃或闲置状态,但并未及时拆除清理,存在资源浪费等问题。
地处龙泉、庆元、景宁三县(市)交界的百山祖园区,规划总面积约505平方公里。如此广袤的自然生态区域,如何科学有效进行管理保护是关键。
今年春天,八达岭林场用科技力量植树增绿,打造北京首个无人机植树造林工程项目。
从红河州千亿级绿色铝产业园的智能生产线,到文山州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的勃发,“中国绿色铝谷”加速崛起,不仅助力云南在产业结构优化赛道上跑出“绿色加速度”,也为中国铝工业低碳转型提供了示范路径。
青海对照国家相关标准,持续加大执法装备配备和新技术新装备应用,通过应用新“武器”、新“手段”,积极推行非现场执法监管方式,助力构建“科技哨兵+精准执法”智慧监管模式。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的串列加速器系统近日通过验收。这是国内首台套商品化串列加速器,标志着我国在串列加速器高端仪器设备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串列加速器的完全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