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京市浦口区牵头承担了省农机装备示范推广项目,以“示范引领、多方协同、全链覆盖”为核心,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浦口经验”。
在济南莱芜区,智慧农业模式使得果蔬种植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南来北往”。
青藏高原高山特有物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通过重建末次冰盛期以来青藏高原高山树线演变历史,发现是古树线波动塑造了青藏高原高山特有物种多样性格局。
独脚金是寄生在高粱上的一种植物,能导致高粱减产甚至死亡。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从高粱中发现两个独脚金内酯外排转运蛋白SbSLT1和SbSLT2,敲除这两个基因后,高粱对独脚金的抗性显著提高。
一滴油、一碟菜、一杯茶,碗里杯中,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民生。记者跟随致力于破译“食物密码”的科研人员一起,走进实验室、来到田间地头,感受科技进步带来的舌尖上的改变。
眼下,正是南繁育种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南繁基地里,玉米、水稻等作物正值授粉期,玉米研究所的育种专家也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
一套智慧栽培技术不仅可以让棉农足不出户进行作物长势监测,按作物生长需求进行浇水、施肥,还可降低棉花水肥管理用工成本80%以上,水肥药成本减少10%~30%。
当新技术新装备应用于从育种到采摘全流程,当一个人就可以打理上千亩耕地,当田间地头的角落都能享受物联网的便利……插上数字化的智慧“翅膀”,现代农业将会释放怎样的蓬勃潜能?
2014年,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2020年,该实验室被科技部纳入“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序列。经过十年建设,联合实验室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周永锋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有望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并为其他多年生作物育种提供方法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