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地缘博弈、技术鸿沟及信任危机等多重挑战,中国以坚定的战略定力持续推动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发生深化变革,以务实行动引领全球低碳转型。2025年3月21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将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从发电行业扩展至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高耗能行业,预计将覆盖3700家重点排放企业,年管控碳排放量从50亿吨跃升至80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60%以上,并首次将四氟化碳、六氟化二碳等工业过程温室气体纳入管理。
此次扩围标志着中国碳市场实现三大升级:从单一行业转向多行业协同管控,从能源活动排放拓展至工业过程排放,从单一二氧化碳管理扩展至多温室气体调控。此举将有力推动高耗能行业摆脱“高碳依赖”,加速低碳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同时,碳价机制将为气候投融资提供基准,吸引更多绿色资金支持低碳转型,形成“投资—减排—收益—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以下简称绿色联盟)作为绿色丝绸之路框架下首个国际性社团,致力于深化中国与共建国家在绿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绿色联盟将以此次中国碳市场扩围为契机,与各国共享中国碳市场发展经验,支持共建国家因地制宜构建兼具雄心与本国国情的碳定价体系。为此,绿色联盟将围绕以下方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支持:一是能力建设,向共建国家分享中国碳市场监测、报告、核查(MRV)经验和配额分配方法,帮助新兴市场建立科学、透明的碳核算体系。二是技术合作,推动中国低碳钢铝生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前沿技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落地生根,打造零碳示范工业园区,推动绿色技术应用。三是金融创新,推动金融机构在共建国家推出绿色金融产品,拓宽绿色投融资渠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绿色联盟将以坚定步伐和开放姿态,携手全球共创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低碳未来。